布什政府气候政策面临挑战 遭多方质疑[图]
    2007-11-05    本报记者:任海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图为美国国会山外景。本报资料照片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布什政府自上台以来,一直以损害本国经济为由拒绝批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并坚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的政策。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仅遭到国际社会严厉批评,在本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美国参议院环境保护和公共工程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小组委员会本月1日以4比3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一项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这项法案要求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设定限额,超标排放的企业必须从排放量低于额度的企业购买相应排放额度。分析人士认为,该法案的基本精神与布什政府的立场相左。
  该法案正式名称为《美国气候安全法》,小组委员会通过这一法案意味着,环境保护和公共工程委员会将在整个委员会范围内就这一法案进行辩论。在表决结果通过后,法案发起人利伯曼表示,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我们需要一个曼哈顿计划,而《美国气候安全法》正是这样一项计划。
  此外,已公开表示角逐2008年总统竞选的几位竞选人——民主党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和贝拉克·奥巴马、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等近来也都不约而同地就气候变化问题频频向布什政府发难。
  在州一级官员中,反对布什政府气候政策的急先锋当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他曾于8月22日发表声明说,在布什政府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无所作为的情况下,美国的一些州不得不率先采取行动。
  施瓦辛格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和犹他州将共同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些州将建立一套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体系,其目标是在2020年前将这些州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少15%,使其低于2005年的水平。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也“看不上”布什政府的气候政策。他于本月2日在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城市市长峰会上表示,布什提出的所谓自愿减排目标方案必将失败,因为该方案犹如允许司机自愿控制车速一样,是根本行不通的。他建议对排放温室气体的企业征税。
  另外,科学家对布什政府以政治压制科学的行为也非常不满。今年1月,美国众议院举行了一次听证会,美国“有责任心科学家联盟”作证说,五年来,有150名美国气候学家受到过政府的“私人关照”,总计干预次数不少于435次,目的是保证科学家的结论不违背政府的现行政策。
  美国媒体10月24日透露,一位高级卫生官员提交的有关全球变暖对美国民众健康影响的听证会书面证词,被白宫方面进行了严重篡改,白宫试图以此淡化气候变化的严重性。《纽约时报》2005年曾报道说,时任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菲利普·库尼曾多次不顾科学事实,对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报告进行删改。

  [背景链接] 布什政府的气候政策

  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因此,拒不批准《京都议定书》的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不负责任的态度一直遭到国际社会严厉批评。以下是自2001年布什就任总统以来美国政府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
  2001年3月28日,布什政府明确表示反对《京都议定书》,理由是它“违背了美国的经济利益,对发达国家有失公允”。
  2001年6月11日,布什表示,仍然不能确定“全球变暖到底有多大部分是由人类造成的”。
  2002年2月15日,布什政府提出了美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计划,宣布对那些自愿减排的企业予以税收激励。
  2004年10月8日,在谋求连任的竞选活动中,布什重申他对于《京都议定书》的看法,认为“美国加入的话,代价就是会使美国人丢掉许多工作岗位”。
  2005年7月6日,布什赴欧洲参加八国集团峰会时首次对外承认,“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全球变暖”。
  2007年1月23日,布什首次在国情咨文中提及全球变暖问题,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依赖于技术进步及使用乙醇等可再生能源。

  相关稿件
·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007-09-28
· 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意愿强烈 欧洲热情最高 2007-09-26
· 调查报告:气候变化引发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2007-09-25
· 面积减少 气候干旱 大豆减产已经成为定局 2007-09-14
· 李长江表示:全球气候转暖成食品安全新课题 2007-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