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泰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扮演积极角色
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
    2007-08-03    本报驻内罗毕记者:刘颖 欧飒    来源:经济参考报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将扮演积极的角色。

    云南省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多项生态环保措施,有效保护了泸沽湖的水质。(本报资料图片)
赞赏中国的努力

  施泰纳对中国今年6月份出台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表示赞赏,他说,过去3到5年里,中国在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等问题上表现得非常积极,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机构对此非常欢迎。他认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中国向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即中国愿意也有兴趣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扮演积极角色。
  施泰纳说,这一方案内容丰富,注重了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两个方面。方案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比2005年降低20%,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将提高到10%。这些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看好可再生能源

  施泰纳认为,可再生能源前景广阔,将成为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具。可再生能源、非化石燃料和进一步节能“也许是减少碳排放的最大希望”。
  施泰纳强调,发电、运输和建筑是三个可以通过节能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今天在这几方面的投资可以减少明天的碳‘足迹’”。
  联合国环境署的一份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开发近年来取得了巨大进展,全世界去年在这方面的投资额达100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25%。
  施泰纳认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目前主要在制定国家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人们投资更为节能的技术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付出经济成本两个方面面临障碍。

呼吁各国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

  施泰纳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争取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一致。
  施泰纳指出,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当前各国面临的一大挑战是达成一个《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后进一步减排温室气体的协议。因此,今年12月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非常关键。 
  施泰纳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转让方面遇到的挫折表示理解,但发展中国家不能因为这一问题而不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他呼吁发达国家政府积极与私营领域合作,建立起鼓励技术转让的机制。

  背景链接
  作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是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方案。
  《京都议定书》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制定的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目标是到2012年将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京都议定书》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制定了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根据该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相关稿件
· 环保执行力决定绿色信贷成功与否 2007-08-02
· 绿色信贷:以经济杠杆引导环保的强力信号 2007-08-01
· 环保也成为宏观调控抓手 2007-07-31
· 环保总局联手银行祭重拳:不环保不放贷 2007-07-31
· 湛江一糖厂上环保黑名单 200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