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高层委托有关机构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进行楼市调研,并且征求民间研究机构意见,以此更真实地了解目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防止楼市调控对经济造成误伤,为制定下一阶段楼市调控政策做准备。(7月11日《上海证券报》)
在当下中国楼市调控进入各方利益博弈,由于缺少权威信息发布,基于各方利益博弈需要的信息来源“像雾像风又像雨”,让决策层对既定后续政策举棋不定,让公众对未来房价走向研判一头雾水的背景下,高层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楼市调研适逢其时十分必要。 我注意到,高层调研主要目的是防止误伤经济,以便制定下一阶段楼市政策,主要方式是调研民间研究机构。我的问题是,光调研民间研究机构还不够。一位参与此次深圳地区调研的本土机构房地内参的总经理透露,“这次调研听取我们这样的民间研究机构的意见,在以前是没有出现的。这表明了高层迫切地希望了解市场最为真实的情况。”“调研了解的情况包括新国十条后投资客的动态、‘双限双认’的影响、如何推动保障房建设,房产税推出的影响等各方面问题。”其实在我看来,尽管从理论上讲,民间研究机构基于其独立研究性质,其研究结果相比其他渠道更具中立性客观性可信性,然而,并不能因此代替对民众反应的直接调研。因为民众反应未必是民间研究机构的研究重点,即便民间研究机构研究结果有涉及民众反应的成分,也不等于真实即时的民众反应信号。更何况,在开发商财大气粗“赢者通吃”的语境下,不少地方官员媒体与开发商“一个鼻孔出气”的生态下,地方研究机构能保持独立品格不与开发商“隔穿一条裤子”者凤毛麟角。事实上,现下不少地方民间研究机构早已“挂羊头卖猪狗肉”哗变为开发商的商用舆论工具。 我还注意到,之所以选择调研民间研究机构,背景目的在于经济形势再度复杂,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问题增多。深圳一位开发商公开宣称,“中国的房地产业带动着相关56个上下游行业,房地产持续2个多月保持非常低的成交量,这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很大。”加之各地土地交易不活跃致使地方债务问题凸显,金融机构风险增加。 我承认,在近年来多轮调控陷入“屡涨屡调屡调屡涨”尴尬怪圈,房地产已然成为“支柱产业”,几近深度绑架地方经济,对地方官员几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背景下,房地产调控何去何从,确乎须要从经济增长大局计。然而,住房是关系亿万民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住有所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房价问题从来就不单单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问题。政府存在的理由是让人民有尊严过得更幸福,发展必须为了人民尊严幸福这一元目的,发展也必然依靠人民生产消费之唯一路径。加快发展也好,保持增长也罢,倘若以民众买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为代价,这样的发展和增长恐怕既不会让人民拥有尊严幸福,也难以依靠人民生产消费来维系。 毋庸讳言,本轮调控以来,房价畸高“旧疾”未愈,复添租金疯涨“新伤”。央行公布的一份针对全国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蜗居”、“蚁族”、“房奴”、“裸婚”族们苦不堪言,高房价已经成为不少国人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而国内外历史现实提供的诸多教训是:房价问题事关全局,如果长期居高不下,必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摸底楼市调控理应关注民众反应,甚至将民众反应视为首当其冲的第一信号。 本轮调控始初,有专家预测房价要跌30%甚至50%。事实证明他们过度的书生气对真实房地产原生态缺乏了解。现下对一些地方政府而言,究竟他们想不想将价格拉下来?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秃头上虱子明摆着”:被“土地财政”劫持绑架下,房价下降将直接影响地方出让土地收入,此其一;其二,房价下降势必影响地方GDP增长;其三,当下真正能对政策决策有影响力的人,乃是包括有房阶层或能从房地产发展中获利者在内的由富人官员专家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而最须要“住有所居”“居有其屋”安居乐业基本权利的广大民众,却对调控政策缺少话语空间和表达渠道,所谓的“民怨沸腾”对调控政策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作为利益博弈的弱势方,他们的声音和反应更应当更值得关注。缘此,我大声疾呼:摸底楼市调控,民众反应应予高度重视!当然,我更希冀本次楼市调研计划已将民众反应列入“重中之重”,愿我的呼吁多此一举说了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