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
    2010-07-09    作者:牛刀    来源:凤凰网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房价调控的效果如何,在股市上也是最先得到反映。本周股市大盘,正在逐步摆脱地产股的继续下跌的影响,而走出区域和个股行情。钢铁、基建、水泥、路桥、建材等上市公司由于年报等多重利好的刺激,表现良好。稀土永磁、智能电网、电子信息、网络游戏、三网融合、物联网和医疗医药各领风骚。大盘基本企稳。
  从今年开盘的3289点,到本周的2421点,大盘告诉市场,对房地产的调控导致的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得到市场的消化,大盘基本摆脱对地产股的依赖,正在走出应有的独立行情。
  中国股市上有12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和借壳、控股等涉房地产公司,今年年初,大盘在3289点时,这些地产类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总市值的17%,而现在,地产股经过几轮大跌,其市值只占总市值的13%。考虑到地产行业对GDP贡献只有10%,所以,地产股还有泡沫,还没有见底,地产股占股市总市值也应该是10%左右,才较为合理。
  但是,从趋势上看,大盘的许多板块和行业已经不理睬地产股的下跌,正在挖掘增值潜力,拓展价值空间,只有银行股是个例外。初步表明,本轮房价调控,正在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在全球,没有哪个经济体的经济被一个产业绑架,而且还是被一个没有什么成长性和科技含量的产业绑架。中国经济这几年深受其害,摆脱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是本轮调控的目的之一。中央政府的经济发展方向其实非常明确,调结构和扩内需是总体原则,在2009年制定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只有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物流业,没有房地产行业。
  在2010年7月,工信部起草的“支持行业兼并重组”政策已上报国务院,将主要从金融、财税、资源配给三方面支持大型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所涵盖的行业除了去年调整和振兴规划涉及的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造船、电子信息、石化、轻工、有色金属九大产业外,新增了建材产业。也没有房地产行业。
  所以,中国未来的房地产业,会逐步发展到以民生保障为主体的住宅建筑产业,现在很多明智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也在调整结构,并转向商业地产和社会保障住宅的开发建设。房地产业的自身调整,使整个大盘地产股发生分化,世茂股份等在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领域开疆拓土的公司受到市场的追捧,而有些死守一二线城市住宅项目的公司因业绩预期受到影响,还在进一步下跌。
  从宏观经济数据上显示,6月份好坏参半,但是,有一个重要数据出现大幅下跌,值得引起重视。那就是,社会用电量从6月份开始出现拐点,从连续5个月的百分之在二十几的增长滑落,尽管主要表现在重工业,与房地产业下滑无关,但是,也应该充分引起关注。
  目前,宏观经济中发生的问题,是调结构扩内需引起的正常现象,不是什么两难。严格的说,2010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从来没有紧缩过。从信贷规模看,名义信贷规模虽然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但如果把准贷款计算在内,实际信贷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计划数。年初制定的2010年的新增信贷投放目标为7.5万亿。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量达到4.58万亿元。但是改头换面的新增“准贷款”,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融资性金融租赁产品、企业债、城建债等大行其道,其规模可能已经超过了银行贷款额的50%。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M2全年的目标为17%,而实际执行情况是,1月25.98%,2月25.52%,一季度22.50%,4月21.48%,5月21%。 5月底,中国的广义货币余额达到66.34万亿元,超过美国,但我们的GDP却只有美国的1/3不到。这虽然与中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慢有关, 但货币的超量供应也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因为新增贷款和货币超量的供应,才有了这两个月来房地产商死扛房价的现象发生,才有了“蒜你狠”、“辣死你”、“逗你玩”和房租上涨的现象,为扩内需制造了极大的障碍。所以,中国经济面对的不是继续刺激,而是充分调整的问题。只有经过充分调整的结构,才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解决更多就业。

  相关稿件
· 高温“烤”问中国经济 2010-07-07
· 解读《被绑架的中国经济》 2010-07-06
· 6月份PMI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回稳 2010-07-06
· 哈继铭:中国经济继续放缓 2010-07-06
· 中国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201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