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加深对亚洲的依赖
    2010-02-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本财务省在1月27日公布了2009年12月的贸易统计数据(速报值),出口同比增长12.1%,达到5万4128亿日元。这是日本出口在2008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增长。据统计显示,由于中国需求的带动,日本对亚洲的出口在11月已经出现同比增长,12月对欧洲、大洋洲、中南美的出口也出现同比增长,推动2009年全年的贸易好转。其贸易黑字也时隔两年出现同比增长,增长率达到36.1%。在国内面临通缩压力、对外日元大幅升值的不利情况下,外需增长对日本经济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
  日本经历过泡沫经济后,最终在21世纪初痛下决心,加大力度处理银行不良债权问题,使得其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大为改观。当美国次贷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之初,日本人并没有足够的危机感,不少人隔着太平洋喃喃自语:美国那情形怎么似曾相识。雷曼危机之后,日本经济又蔓延起极度悲观的情绪。然而当2009年过去,情况看起来并没当初预想的那么糟糕。虽然通缩给很多企业带来业绩萎缩的压力,但不少外向型企业却因为亚太新兴国家的内需强劲而意外出现业绩好转。
  日本的财政年度在3月结束,目前正是各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09财年前3季度业绩的高峰期。按照日本经济新闻对预估数据的汇总,日本主要上市公司的营业利益(毛利)来自日本国内的大约是5000亿日元,而美洲不到2000亿日元,欧洲更是亏损状态。另一方面,亚太区将带来近8000亿日元的营业利益,特别是中国。由于占比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干脆把中国列为一个单项向投资者披露。
  由于中国刺激内需,采取了4万亿的巨额投资计划,像小松这样的工程机械公司受惠明显。2009财年,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大约会同比增长30%左右,中国因素将占其并表营业利益的40%以上,超过其在日本本土的表现。像印尼这样的资源国不断扩大矿山资源开发,也是带动这类公司业绩增长的一大动力。日本精工在发达国家业绩萎靡不振,但在中国如沐春风,据估算,它的营业利益大约有60%到70%来自中国市场。要不是在中国的轴承业务蒸蒸日上,它在本财年的营业利益就不是下降60%能了事的了。
  更强劲的增长来自于汽车行业。本来日元升值对其极为不利,按推算,日元兑美元汇率每变动1日元,日本最大的7家汽车厂商的利润总额的变动将超过540亿日元。雷曼事件那会儿还在110日元前后,去年11月对美元汇率一度上升到84日元的水平,现在也时常涨破90日元的关口,而上一次升值到这个水平还是1995年的事。然而,在这样巨幅的汇率变动影响下,日产汽车在中国的销售量大增40%,推动其营业利益超过1200亿日元,一举实现扭亏为盈。而中国市场的营业利益将占到45%之多。另一巨头本田汽车的此项指标也接近这个水平。相反,在2008年超越美国通用汽车成为全球老大的丰田汽车,由于发达国家市场尚未复苏,又在中印两个新兴市场陷入苦战,这次决算将极为难看。亚太因素的影响可见一斑。
  当然整体而言,多数企业还没有脱离苦海,日本现在的出口额仅为峰值(2008年3月)的80%左右。但亚太地区的新兴经济体以及资源国的内需对日本经济的意义毫无疑问是巨大的。由于日本制造业的设备运转率基本上要达到75%以上企业才有进一步进行设备投资的动力,现在仅仅恢复到66%~67%左右,无法刺激就业和个人收入的增长,就谈不上内需好转。日本国内舆论认为,如果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需求能够持续扩张,早晚会刺激日本企业进行设备投资的欲望,从而带动日本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以前,日本人讴歌自己在亚洲的领头羊地位,以至有所谓亚洲雁形经济构造之说,近邻亚洲新兴经济体,如韩台新马泰不啻是向阳花木早为春,给日本人打工赚取外汇来带动经济起飞。如今“工场”变了“市场”,日本经济又倒过来享受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惹得不少欧美竞争对手艳羡不已。然而日本要是缺乏长期战略眼光来考量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和地位,依然可能浪费掉拥有的各种优势。多年来日本一直采取一种独善其身的做法,现在想起来也是其经济渐渐失去活力的一个原因。日本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呼吁国内企业不要因为害怕技术外流就裹足不前,越是内需型企业将来在亚洲市场就越有机会获得成功。然而与2003~2004年那次不同,本次外需恢复依靠的是亚洲市场,以半导体关联为主,此类产品价格竞争激烈,会诱使日本企业将生产功能转移到消费所在国或者地区,可能结构性的造成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
  走在实体经济之前的是金融资本。统计显示,2009年末日本国内银行的定期存款余额时隔8年达到200亿日元,个人投资者的股票交易金额在过去两年中下降了一半,投资于日本股票的公募投资信托(基金)已连续三年出现资金净流出。这说明伴随着通缩和高龄化,即使名义利率接近零,个人资金也要优先保本。然而同样是个人资金,也有勇于承担风险的一面。去年底,日本国内公募投资信托的外汇资产占比达到46.5%,刷新了历年最高记录。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和一些资源大国吸引了大笔个人投资者的资金。
  根据媒体报道,自2003年以来,H股红筹股已经为日本制造了不少亿万富翁和中国通。在2009年底,日本公募基金中的港币资产同比增长约1倍,达到1万1499亿日元。而受惠于中国发展的资源大国澳大利亚由于利率很高,基金余额更高达3万9900亿日元,同比增长约70%之多。
  最近主要媒体还报道说,管理资产余额高达120万亿日元的日本公共年金基金正在研讨走出国门,分享亚洲日益发展的经济果实。这种长期资金将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地区资本市场的稳定,间接或直接促进亚洲的经济发展。虽然走出去的战略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日本经济必须不断融入区域经济才有前途,这一看法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共识。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企业因为日元升值而走出去,狂买了一通地产,甚至艺术品后,不但没有赚到钱还留下一堆笑柄。最终还是发现和邻居互利互惠才有前途。
  不出意外的话,中国经济规模将在年内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还在区域内推动各种类似于FTA的战略措施,并通过香港这个国际化金融平台搭建多种货币结算体系,这对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国家也在动员企业走出国门去收购一些类似资源类的优良资产。这些都是日本在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时期没有做到的。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过剩投资,国内很多企业在投资实体项目时无法赢取理想的回报率,大量本来应该投入生产的资金成为闲资,流入地产甚至资本市场,引发资产泡沫风险。
  政府虽然开始对宽松的金融环境进行调控,但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对内开放一些行业准入限制促进企业多干实事,以免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争先恐后的靠财务手段盈利。对外可以通过各种经济手段直接间接支持民间企业设立高质量的产业咨询调研机构,为有条件的企业寻找海外并购目标,以吸收各种所需的技术,必要时可以动用外汇储备,而不是跑去买黄金。比如在日本,地方上有很多颇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独领风骚,某些零配件在全球市场份额中能够占到30%到60%之多,但近年苦于通缩压力。中国可以利用目前经济发展优势,合同欧美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日本开放资本市场,以寻求更多战略机会。

  相关稿件
· 日本经济经历20年危机 仍未找到出路 2009-12-18
· 日本经济陷入“通货紧缩” 2009-11-27
· 日本经济仅仅看上去很美 2009-11-17
· 政坛更新,日本经济能换汤也换药吗 2009-09-01
· 日本经济新闻:中美在战略对话中攻守互换 20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