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供求报告显示,企业需求总人数60.3万人,用工缺口达25万人。深圳市6月份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9月2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
和逐渐回升的经济数据几乎同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正在加剧。曾经,当农民工如潮似的涌向城市时,城市表现出一贯的傲慢,对农民工持排斥心理,连农民工因讨不到工资而被迫跳楼跳桥也被指为做秀。一旦订单增多,却发现农民工并不如往昔那样俯拾皆是,即便是在追加工资之后,“民工荒”依然是企业难以逾越的屏障。 城市迅速增长的财富凝结着农民工的汗水,可在“民工荒”未曾来临时,又有谁这样想过?企业用各种不合理的制度来使用农民工,劳动监察部门也以迟钝状态来对待农农民工的权利,在房价高不可攀的城市天空下,在农民工子女没有摆放一张书桌的位置的城市里,外来农民工弃城而去,似乎是迟早的事。 在某座城市,几百农民工露天洗澡,结果引来市民的一致声讨,将农民工归类为低素质群体,然而,假如他们有一个舒服的澡堂,谁又愿意露天洗澡? 在产业转型方兴未艾的当下,城市很难离开农民工。然而,缺乏温暖的城市又何尝知道,现在的农民工已经不是过去的盲流,他们很在意城市的温暖,在城市里找不到家的感觉,将是他们离去的最重要理由之一。他们的亲人来了,没有住的地方;他们的孩子来了,没有读书的地方;奋斗几十年,城市依然容不下他们的身躯。不再回来,或许就是新一代农民工的另一种回潮。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工荒”是一种无奈的维权,而且他们并不想以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城市应该反思:留给农民工的温暖究竟有多少?一座城市的温暖绝不只是增加多少钱,留住农民工也绝对不是只靠工资。留住农民工最重要的是“城市的温暖”,让他们在城市里有家的感觉。这需要城市给农民工一片城市的天空,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找到希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