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4-10 作者:叶檀 来源:南方都市报 |
|
|
4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许多人誉之为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标志着人民币结算由此前只限于边贸领域开始向一般国际贸易拓展。笔者想再次重申,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而不是关键一步,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关键步骤在于实行资本项下可兑换(介于经常项目可兑换和完全可兑换之间,指取消对跨国资本交易及与之相关的跨境汇兑转移的限制),人民币国际化能否顺利,要看市场的接受程度如何。
虽然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贸易国,虽然近年来每年进出口总量超过1.2万亿美元,但规模庞大不等于拥有话语权。我国制造企业缺乏定价能力,抢出口订单是第一任务,如果贸易对手不相信人民币而坚持用美元、欧元等货币结算,中国企业很难有抗衡的能力。 目前在周边贸易区域实行人民币结算,同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如我国与东盟贸易的50%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只不过以往通过钱庄等方式在私底下进行,而现在则由国有控股大银行合法进行。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在2006年突破2000亿美元,但在贸易总额中占比较小。 不可忽视的是,企业之所以愿意接受用人民币进行贸易,是因为人民币处于升值预期之中,通过人民币结算可以避免汇兑损失。但是,汇率并非长期不变,有上升周期就有下行周期,一旦人民币汇率下行,人民币结算市场是否会相应萎缩? 一些分析师掰着手指分析人民币结算的好处,出口企业会因为人民币结算节省汇兑成本、开信用证的成本,外汇套期保值的成本等,大概会节省3%到5%的成本。他们只盯住鼻子底下的好处,而没有想到如果人民币汇率向下,这些企业有可能损失3%到5%的收益甚至更多,只有银行会通过人民币结算收费旱涝保收。 实际上,用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的管理、流通效率、创设人民币投资产品的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中国金融管理能力和银行能力的全面检验。 美元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结算、清算、储备货币,除了美元的强势地位之外,更因为美元是世界上惟一可以实行所有风险全部对冲的货币,是最重要的投资货币。一旦采用人民币结算,各市场主体必然提出一系列要求,除了便利的清结算机制之外,对冲人民币风险的要求必然浮出水面,如果人民币缩水,市场主体靠什么对冲风险? 香港金融机构拍着胸脯说,他们可以创设人民币投资产品,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关键问题在于,香港的人民币投资产品会被谁控制?参加试点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创造投资产品的能力如何?产品能否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理论上来说,与中国央行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国家都有可能纳入人民币贸易结算国。近期央行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等六个货币当局陆续签订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这些人民币都可能成为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货币来源。 在短期内,我们可以沿用行政的老方法,用政府信用为人民币信用托底,比如将人民币汇率人为保持在一定的区间之内,比如通过货币互换向贸易对手出借人民币,输出人民币信用,但所有这些方法可以收效于一时,却无法收效于长远。如果在国内庞大的人民币市场中,资金配置效率都不高,谁能相信在全球市场反而会超过国内呢?所以,同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培育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内部支撑力,杜绝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关起门来搞窝里横收取政策红利的空间,是当务之急。 1999年,有央行官员曾经表示,人民币彻底自由兑换需要几个条件:中国享有巨额的贸易顺差、健全的银行体系、完善的金融监督、银行与国有企业的整顿行动告一段落。现在,除了贸易顺差已经达标之外,其他条件有待于市场进行检验。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漫漫征途中,人民币结算试点势在必行,也是倒逼国内货币体制改革的举措。我们既不应低估人民币结算试点的重要性,也不应对人民币结算试点抱盲目乐观的态度,以为人民币国际化之旅从此一马平川,与中国经济一样跃居于世界主要货币之林。恕我直言,在中国经济方面我们已经犯了盲目乐观的错误,现在同样的错误有可能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重新上演。 没有可自由兑换及资本项目下彻底放开,就谈不上人民币的真正国际化;没有经过一轮大的经济周期的考验,人民币的信用也无法真正水落石出。(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