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完全可以在向上游延伸的时候,不放弃下游产业,从而形成产业格局的回旋空间。
·在正常情况下,向世界产业链上游延伸是缓慢而困难的过程,但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企业向上游延伸的巨大机会。
·只要国内经济充满活力并无懈可击,中国经济经过短暂调整之后,再度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是可以期待的。
金融危机:战略空间的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困难的本质区别是:美国经济是由于缺乏战略纵深,没有战略回旋空间,被迫进行冒险式创新所致;中国是没有充分利用世界经济格局释放给我们的战略纵深,一时空间过小所致。 如果把全球产业链比作一条巨龙,那么,美国是“大龙头”,中国则是“大龙尾”。在“美国→日本(德)→韩国(四小龙)→中国(新兴国家)”的世界产业阶梯格局中,美国的“后路”已经被日本、韩国和中国“斩断”,“被迫”走在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悬崖边上,甚至走向了虚拟经济。可以说,不这样做也无路可走。美国的技术创新创造了“硅谷奇迹”,也衍生了“硅谷泡沫”;金融创新创造了“华尔街奇迹”,也衍生了“华尔街泡沫”。 中国经济从发达国家最不愿做的“世界工厂”起步,却绝处逢生。但如果满足于偏安全球经济体系的一隅,仍然没有战略回旋空间,别国的危机很容易转嫁过来。因此,经济危机恰恰是中国企业走向更广阔的上游空间的机遇。 可以这样说,即使美国成功地解决了金融危机,美国经济仍将游走在产业链顶端的狭小空间,仍然会被迫做更多冒险式创新。这是美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的生存空间决定的。而中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标志并不是“世界工厂”的重新繁荣,而是成功启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行动,即成功地拓展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回旋空间。 美国汽车业危机的导火索似乎是金融危机,但导致汽车业危机的炸药包则是经营模式失败、缺乏创新,并且在节能、降低成本等新技术应用方面落伍。导火索不是炸药包,但却可以引爆炸药。即使没有金融危机,美国汽车业也会面临同样的结局。金融危机只不过是让它们雪上加霜而已。其实,美国政府面临的问题不是“是否应该救汽车业”而是“是否还应该保留制造业”。汽车业的衰退意味着美国民用制造业最后一颗火种的熄灭。作为美国一百年来的标志性产业,汽车业已经成为美国的象征产业。汽车业的衰弱将斩断美国经济与民用制造业的最后一缕联系,而美国彻底远离民用制造业也将使美国的经济战略回旋空间更加狭小。
中国经济的国际战略空间
中国解决当前经济困难的短期目标是不让危机变成灾难,长期目标必须是为创造更大的经济战略纵深,从而确保国民经济长期安全增长。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就像“压缩饼干”一样被挤压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虽然制造业的规模巨大,却因为战略空间被高度压缩而增长逐步乏力。 中国出口贸易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数量的增长,而是在未来国际分工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从而确保未来至少二十年的战略增长空间。
1, 俯视国际分工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过度分工的阴影:每个国家都被压缩在过小的分工空间,从而缺乏战略回旋余地。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所以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高端,未必是心甘情愿的结果,在许多时候是被其它国家挤压的产物。日本在家电和芯片领域所取得的竞争优势,逼迫美国退出了这些领域,不得不向上游推进。电脑、手机也是如此,汽车工业也为期不久。美国逐步放弃制造业,被迫通过“虚拟经营”从而转移世界财富,埋下了金融危机的种子。日本在国际分工中,前有美国的阻击,后有韩国和中国的追击,新的经济战略空间没有开创出来,传统的经济战略空间不断被韩国和中国蚕食。 反观中国,全球范围内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和中国国内市场的纵深,使得中国经济拥有比发达国家更为巨大和现实的战略纵深。通过配置最长的产业链,中国完全能够在更多的产业建立竞争优势,甚至垄断地位。 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有多种形态,有压缩饼干型、金字塔型、木桶型、倒金字塔型、明星型。美国是明星型的结构,产业附加值高,受人羡慕。在经济高潮时能够顺利地实现财富从产业链各层向顶端转移。但由于美国已经基本放弃产业链的中下游,美国的经济战略回旋空间狭小。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是产业链底端的“压缩饼干”,在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之前,中国制造业已经遇到问题。经济危机只不过使各种问题集中释放。 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战略空间角度讲,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比较理想的产业格局是木桶型,即参与国际产业链的所有产业,并且产业发展比较均衡。国土面积比较小和经济规模比较小的国家不适合木桶型,中国、俄罗斯的最佳经济结构应该是木桶型,欧盟作为统一经济体也具备木桶型的特征。 中国经济具有阶梯特征,从最发达到最不发达,可以与全球任何国家和地区一一对应。这种特征使得那些最终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并有能力进行全球化竞争的中国企业,可以适应任何市场。所以,中国完全可以在向上游延伸的时候,不放弃下游产业,从而形成产业格局的回旋空间。这也是中国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全球产业链配置中,中国企业仅仅占据制造环节,无力掌控产品设计、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重要环节。因此,当前情况下,中国企业只有在国内市场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发展为真正强大的企业。而中国经济也已经为产生强大的本土品牌提供了所有条件。首先完成产业链的国内配置,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是中国企业最稳妥的全球化路径。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60%,继续提高出口在GDP中的比重要受到更多的国际压力。追求中国经济持续安全增长就必须通过重新定位国际分工,以扩大经济战略空间。短期目标应该是在国际分工中形成金字塔型的结构,即以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延伸出新的产业链条。从长远看应以建立木桶型的经济结构为目标,即产业链各层面相对均衡。 必须严格区分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面对中国好不容易取得的某些竞争优势,总有一种声音长期发出诸如附加值低、贴牌、国际民工等等指责。这种观点看似“崇高”,实则误国,无论我们的目标如何宏大,都只能逐步实现。今天那些被指责的企业关门了,大量工人失业了,危害出来了,持这种观点的人也该变得现实一些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激进比保守更可怕。
2, 把握战略机遇
有人提出当前是金融业抄底的最佳时机,我们认为金融业因为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并不符合目前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最适合中国企业抄底的恰恰是不受媒体关注的国际营销业和国际品牌业。 制造业的上游是营销业、品牌业和研发业。由于国际分工精细化,当中国接近制造业的前沿时,跨国公司已经逐步转型为营销型企业,如耐克不从事生产,只从事营销、研发和品牌维护。 30年的发展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生产车间”,中国未来能否高速成长取决于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研发车间”和“世界营销车间”。 中国目前的出口是最简单的贸易,企业与出口关联度最高的人员是“报关员”。中国出口的转型必须有更多的经理、营销人员长驻国外。国内目前做得最好的企业是华为,他们有大量营销人员和维护人员长驻国外:他们不是在“出口”,而在“营销”国际市场。 目前的出口是订单生产,没有摆脱与跨国公司的依附关系,而经济危机发生时,首先被取消的就是订单。中国企业只有走到国际市场亲自掌控渠道,才能实现与国际市场的真正对接。 在正常情况下,向世界产业链上游延伸是缓慢而困难的过程,但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企业向上游延伸的巨大机会。
第一,
中国企业获得了品牌抄底、收购世界品牌的机会。几年前,已经有相当多的沿海企业到国外收购次级名牌。这些次级名牌有品牌美誉度,有国际网络,但在中国制造业的紧逼下生存困难,被迫出售。有些国家为了阻止这种趋势,甚至法律禁止中国企业收购,使一些中国企业被迫采取“美国注册,国际收购”的办法。本轮经济危机已经重创了众多世界顶级名牌,更何况次级名牌?因此,中国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收购良机。跨国公司的形成更多的本来就是世界性收购的结果。
第二,
中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创世界名牌的机会。一个世界品牌的创立需要具备三大条件:一是“国家品牌”的影响力;二是“产业品牌”的影响力;三是企业实力。当前三个条件对中国来说都基本具备。
据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院公布,中国的“国家品牌”2008年度世界排名第七,已经有了足够的国家品牌号召力。 据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统计,中国在世界占有率居首的产品品类多达1029种,领先于德国的866种、美国的651种、意大利的603种和日本的240种。中国的产业品牌已经有了很大的知名度。 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自2006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度正在从低端向高端转移。 从企业实力看,与跨国公司差距不小,但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已经足以创立世界品牌,已经不是实力问题,而是时间与路径问题。
中国经济的国内空间
中国经济能够实现30年高速增长,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巨大的战略空间相继释放出的巨大经济能量。分别是区域经济战略空间所释放的经济能量(通过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不断释放经济能量),消费升级所释放的经济能量(主要是家庭“几大件”的多轮升级带动的消费增长),基础设施的多轮大型投入释放的经济能量(公路、铁路、电力、电信、高速公路),支柱产业相继形成所释放的经济能量(房地产、汽车、IT)和城镇化建设所释放的综合经济能量。 目前,引领中国经济30年调整发展的传统战略空间已经被高度压缩,区域经济战略空间的能量已经呈递减效应,不再具备战略空间。城市消费升级已经与发达国家逐渐接轨,只有战术空间,缺乏战略空间。支柱产业相继进入调整期,基础设施投入虽然仍然有战略空间,但已经不比以前。目前中央出台的铁路、高铁等拉动内需的措施虽然能够短期刺激经济,但将进一步压缩未来的空间。 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安全、高速发展需要新的战略空间,而获得新的战略空间必须具备下列特征:第一,长期而稳定;第二,确保国家安全。我们认为国内市场最大的经济战略空间分别是:
第一,
制造业在中国的阶梯布局以及沿海高端产业的培育。中国目前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制造业,而制造业在本轮世界金融危机中受冲击最严重,主要原因是沿海相当多的制造业已经逼近生存底线。如果沿海制造业能够顺利进入内地实现阶梯布局,则中国制造业仍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成功的三大秘诀是高效的产业配套半径、高效的中小企业组织模式(中国大企业的组织效率或许比不上跨国公司,但中国中小企业组织效率却是世界领先)和廉价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比中国更为廉价的国家很多,为什么没有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原因就是目前同时具备这三项要素的只有中国。 尽管不少地方政府希望承接沿海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但由于转移到内地的制造业更为分散,不具备高效的产业配套半径,导致生产要素更为低廉的内地有时反而还不如沿海有竞争力。因此,国家统一规划制造业在中国的阶梯布局,实现沿海制造业向内地转移而不是向国外转移,对确保中国的战略空间至关重要。 从中国经济的战略安全角度讲,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必须确保国际产业链的多数产业都在中国有相对应的产业。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的产业阶梯格局是因为经济落差决定的。同样,中国有大都市-沿海-中原-西部(山区)巨大的经济落差,在国内同样可以复制国际市场的经济格局。这样,既扩大了中国经济的战略空间,又避免参与国际分工过度而引发经济安全隐患。
第二,“三农”巨大的战略空间给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战略机遇。“三农”问题从来都是作为需要解决的困难对待,十七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三农作为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提到工作日程。新农村建设将使农民从半自给自足状态过渡到完全的商业社会,9亿农民的消费升级甚至可以带动已经进入饱和状态的产业重新繁荣,“城乡一体化”将实现对所有行业的拉动。我们认为,“三农”问题解决所产生的巨大战略空间将能够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20年。
第三, 新的国策为中国企业的迅速壮大提供了空间。
在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城市市场是割据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面看平分秋色,实际上却是中国企业处于下风,最有价值部分都在跨国公司手中。而农村市场则几乎完全处于中国企业掌握之下,基本上没有给跨国公司什么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向农村进军的国家政策实际上是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长期的战略发展空间。只要中国企业不犯错误,跨国公司根本无法染指。只要中国企业策略得当,农村市场所释放的新的能量,将全部转化为中国企业的成长空间。 尽管当前农村市场大多数属于低附加值商品,但正因为如此,反倒存在巨大的升级空间。既然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在农村市场尚能实现中低利润,那么,随着产品升级,情况只会变得更好,而且越来越好。中国经济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问题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市场起点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存在较大的增长和发展空间。 因此,从长远看,能够布局农村和最终占领农村市场的中国企业,将是最大的赢家。现在看来,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路径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中国企业极有可能是从中国农村市场最终走向全球:农村市场将最终造就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 总之,中国经济的增长不仅具有巨大的国际空间,而且具有巨大的国内空间,这在全球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应立足于全球经济,专注于国内经济。只要国内经济充满活力并无懈可击,中国经济经过短暂调整之后,再度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是可以期待的。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