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举债不能没有刚性“红线”
    2009-11-27    作者:禾刀    来源:中国商报
    近日,记者从相关监管部门获悉,一个不为外界关注但却令人担忧的风险态势正在不断积聚:来自监管部门内部的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目前,全国各级政府融资平台有8000多家,银行贷款余额近6万亿元。尤其是在融资平台贷款中,项目贷款余额近5万亿元,占全部融资平台贷款的比例已经超过8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藏的各种潜在风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济南日报11月23日)。

  面临经济发展压力,而“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马车”迟迟难以有效启动,外贸增长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乏力时,投资难免被寄予更大厚望。但5万亿元的沉重债务,必然像一个高悬于社会头顶的“堰塞湖”。如果“收不偿债”局面不能扭转,“湖水”每时每刻都会上涨。在投资拉动制造的表面光鲜背后,“堰塞湖”的危险系数只会与日俱增。
  不可否认,在此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政府主导的投资,强力驱动经济实现较高增速,但与此同时,因投资型增长衍生出的种种问题日渐显现。除了专家学者对地方项目过分贪大求全、重复性建设、政绩工程等问题的质疑外,早就受到社会舆论苛责的“土地财政”现象,在许多地方有增无减。有关报道称,今年1季度至3季度,北京市财政收入1519.5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达512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总额。也就是说,北京土地财政收入占了全市财政收入的1/3强,为历史最高。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上海、重庆等一线城市,地方政府大举卖地壮大土地财政,以应对经济放缓下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日前表示,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
  在投资型增长与房地产行业高度依存的现状下,房价下跌即便顺应民意,却并不符合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强烈渴望。换言之,当房价成功捆绑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利益后,打压房价无异于割地方政府自己身上的肉。
   借的钱毕竟要偿还,无论是地方政府偿还,还是导致银行坏账,最终被转嫁负担的对象只能是广大纳税人。更叫人后怕的是,地方政府的这种盲目举债有增无减,目前尚难寻找到有效制约机制。许多时候,地方政府只要能够融到资金,便意味着一项新政绩的生成。政绩可以得实惠,举债再高却不用受约束,政绩冲动又怎会正视债务风险?
  在国外,政府因债务过大不得不破产的现象并不鲜见。如果单凭债务额度与财政收入实际,我国地方政府很难说不会面临同样的破产压力与风险。地方政府到底该不该因举债过度破产尚待研究,但地方政府负债不能没有一条刚性的“红线”。缺乏有效制约的地方政府负债现象,既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也会透支公众未来幸福。借用《无极》里的一句台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相关稿件
· 地方政府举债不妨“弃暗投明” 2009-01-22
· 广东等三地政府债券29日上市交易 2009-06-25
· 地方政府债务缠身暴露多重危机 2009-05-27
· 广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85亿元 2009-05-26
· 三地地方政府债券7日上证所上市交易 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