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大包干审批制不能“挤牙膏”
    2009-09-28    作者:张庭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在农业大包干让中国人吃饱了30年后,“信贷大包干”能否千呼万唤始出来?
  9月22日,中央政府网站上挂出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六条为: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积极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支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
  对此,笔者衷心欢迎,并认为这是继创业板之后,真正重构中国经济新竞争力,主动反击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其对中国经济基层的作用将不亚于当年的“农业大包干”。也正因如此,笔者相当担心其执行因既得利益特权而拖延或大打折扣。
  过去两三年,笔者反复提倡“信贷大包干”,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笔者就明确指出“金融大危机倒逼改革大攻坚”,2008年10月13日在本专栏指出——中国应对危机扩大内需,分为应急与治本两个阶段。应急之策的核心是救股市——主要手段是释放货币流动性,将上证指数推到3000点以上(如涨到4000点再收缩银根)。救市是救急,是为了下一步改革攻坚赢得时间和空间,进而扭转外资与内资、国有与民间、富与贫、金融与非金融的四大财富再分配失衡,这势必将打破目前既得利益格局,进行改革攻坚。
  一周后,笔者发表《中国应允许创建1万家中小信贷公司》一文,进一步将应对金融危机的“治本”分为重树信心阶段和全面改革攻坚阶段。重树信心就是要快速有效地重树国内外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全面改革攻坚当以全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中心,实现由全能管制型政府向有限责任型政府职能的转换。
  此文重点强调,重树信心最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尽快推出创业板;二、最立竿见影、扭转全局的当属全面放开民间中小信贷。理由有三:1.最快扩大内需。假定两年内全国开办10000家中小信贷公司,每家雇100人,就可以新增100万个就业岗位,而这些就业人口大多是中低收入者,其消费转化率非常高;2.将在短期内将目前民间50%~80%的年借贷利率降低到15%~20%,使中小企业重现生机与活力;3.随着中国微观活力再现,将重塑资本市场信心。
  中小信贷要短期大面积推广,必须打破审批制,打破部门既得利益的审批权,采取备案制。当年农业“大包干”,如果采取的是小岗村、大岗村、东岗村、西岗村等一个个村庄挨个审批“挤牙膏”,现在“大包干”在全国可能还没审批完呢!
  “信贷大包干”的合理性、合法性比“农业大包干”更天经地义。
  一、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制,家庭承包还有个人家庭向集体承包的合法性问题,但中小信贷如果是个人自有资金,或者个人合伙将自己的资金借给别人获得收益,那生产资料的所属关系更加简单明确,更是理所当然。
  二、个人(或者合伙人,或合伙法人)如果用自己的钱,通过生产茶杯去赚钱是合法的。但是,他(他们)用自己的钱,不生产茶杯,而是直接去放贷赚钱,怎么就非法了呢?换言之,茶杯怎么就成为个人资本经营的“保护神”了呢?
  因此,从道理和逻辑上,全面放开中小信贷,并实施备案制,是市场经济下公民的天然权利,此前被以各种借口和理由限制,是与某些参与者和审批者的既得利益分不开的。
  由于限制公民的天然合理的信贷权利,导致了目前中国金融严重的“血梗阻”现象:中国有全世界最高的储蓄率(目前超过40%),却并存着全球最高的民间贷款率(有调查表明,2008年第三、四季度高达50%~80%),有着世界最高的官方存贷差,有着全世界最低的货币乘数(正常为8左右,2008年6月,中国货币乘数为3.84)。一言以蔽之,金融业严重滞后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也难怪,只准民间资本搞实体经济,严格限制其搞金融,两者发展严重失衡是必然的。
  由于国内金融体系支持不力,世界工厂的资金来源越来越依赖于出口换汇,当外部发生金融危机后,“世界工厂”一度休克,这又给大中型国有金融机构造成系统性威胁。
  更麻烦的是,由于大中型国有金融的体制运营机制局限性——你不能指望大象给蚂蚁服务好,给蚂蚁服务只能是蚂蚁。为救市,指令性放贷指标又必须完成,它们难免通过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企)部分流入资产市场,特别是楼市。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更加助长了楼价的暴涨,反过来又为未来中国大中型金融机构的系统风险埋下了最大隐患。
  “信贷大包干”的一个重大好处是,大中型金融机构可以成为信贷批发机构,将其血管中的高压血液通过中小信贷的毛细血管输送到中国经济各个细枝末节,将有效地降低系统风险——这就像成千上万个蚂蚁能够把一头大象扛起来一样。
  当然,在发展中小信贷中,特别是到了村镇银行的阶段,牵涉到对公众进行储蓄融资时,需要非常慎重,要建立严格的准入标准,并实施标准核准制。对于大多数中小信贷,没有必要让它们发展成村镇银行,蚂蚁是这个世界数量最多的物种,没必要都进化为高级生物。未来中国金融新生态也一样。
  如果“信贷大包干”能实现,则中国经济、中国A股都会真正筑底。

(作者系本报副总编)

  相关稿件
· “穷人银行”涉水中国小额信贷 2009-09-25
· 住房贷款将农民引入信贷消费时代 2009-09-25
· G20峰会前美日收缩信贷初露端倪 2009-09-21
· 新国债认购平淡信贷数据左右后市走向 2009-09-18
· 调整信贷应顾及中小企业感受 200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