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20日起,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在“实行新的运价体系”的名义下,提高了机票价格和折扣率,同时不再向消费者显示折扣率,此举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质疑和不满。
不过,民营的春秋航空公司却没有涨价,在一片涨声中显得鹤立鸡群,令人刮目相看。这倒并不是因为它不是运作这个新运价体系的中国航空信息公司的成员,而是因为它不想涨价。这家小公司一直奉行的是低价路线,此前甚至还因为推出199元、200多元的低价套餐而被政府有关部门罚款禁止。
值得玩味的是,春秋航空没有加入中国航空信息公司,这还不是它自己的意愿,而是国家民航主管部门要求它这么做的。要求它这样,也不是从它的立场上考虑,而是因为中国国内机票销售渠道由中国航空信息公司一家垄断的体制受到了意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航企的诟病。为了制造没有垄断的假象,需要有一家企业来装点门面。这个义务让民营的春秋航空承担了。
民营企业在国家有忧时有责分忧,自己有难时可就没人管了。去年金融危机后,民航市场一落千丈,国有三大航空分别从国家获得了数十亿元巨额补贴,结果还是亏损,三巨头共计亏损近300亿元。相比之下,民营航空就没有这样的好事情。即便如此,小小的春秋航空去年居然赢利。
为了补亏,国有航空公司现在又祭起了价格的法宝,利用它们掌控的中国航空信息公司为平台联手涨价。但是在消费者方面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而春秋航空则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不比不知道。比较之下,才能够发现“偏疼的果子不上色”,而富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偏偏缺乏扶持。尽管国家发布了鼓励“非公经济36条”,但多年以来,在具体落实方面遇到了阻力,至今仍然面临各种有形无形的“玻璃门”。甚至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进民退”的逆市场趋势愈发明显,民营航空企业或者被“招安”,或者折翼铩羽退出市场;勉强维持生存的,则始终“很差钱”,去银行贷款遭遇冷眼,到机场加油甚至还需要飞行员口袋里装现金,实在滑天下之大稽。
春秋航空的事情再次说明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启动内需已经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如何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的课题,已经摆在面前不容回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