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欲出未出之际,经济学界与市场对GDP增速的估计与猜测非常热烈。当前的经济走势及GDP增速与全年“保八”的目标能否紧密关联,因此社会上非常关心,GDP这个指标尤其受到重视。 这当然是不值得奇怪的。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GDP向来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总体而言,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GDP的增长能够大致反映出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在“保增长”的口号下,很多人简单地将保增长几乎等同于拉升GDP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宏观经济真实而有效的增长,毕竟又不完全等于GDP的增加。比之纯粹的GDP概念,“GDP的有效累积”某种意义上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社会财富的真实增长程度。这是因为,在GDP的增速数据中,往往还包含了无效的GDP和消失的GDP等客观情况。换句话说,单纯凭借经济总量数据,难以准确判断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水平。 考察我们的现实经济,可以发现,一些人对纸面上的GDP数据过于热衷了点,而忽略了创造GDP的本质目标,即创造真实的社会财富,以及这些财富的社会合理分享。为了GDP而制造GDP的现象,从来没有消失过。如今,当全球金融危机深入影响到中国经济之时,当中国政府果断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提振经济之时,一些人的盲目GDP崇拜情结,仍然挥之不去。 在这个时候,一个更值得铭记的信条,应该是创造真实财富比创造GDP更重要。理由很简单,重复建设可以制造出GDP,但不会带来财富的增长,反会因为产能过剩、泡沫严重而浪费财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能制造出GDP,但这种GDP不能转化为有效的社会财富,不能使更广大的社会群体从工程中受益,甚至会消耗掉真实的社会财富;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也能产生GDP,甚至是迅速拉升GDP增速,但这种GDP的社会负效应极大,若不压制,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公众的幸福来说,弊端远远大于收益。 因此,强调创造真实财富显然比创造GDP更重要。目前,在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振经济,并且还可能继续推出刺激计划的背景下,我们固然要强调保持一定的GDP增速——要保证相对充分的就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等,就需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但是透过GDP的表面,更有意义的目标不在于经济总量,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综合发展水平,在于社会财富更加公正而合理的分享。 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正常阶段,我们需要告别对于GDP的盲目崇拜,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同样必须消除GDP崇拜情结。当前,中国经济已现回暖信号,但是否见底仍不明朗,它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个时候,强调创造真实财富,更有深层的含义。 强调创造真实财富,是要强调扩大需求带动有效供给,进而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在迎战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比之以往遇到经济危机时候的做法,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中一个鲜明的亮点在于,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性需求,来带动供给量的增加,而不是纯粹强调供给量。须知,企业在政府提振经济的目标之下,如果盲目开足马力,固然可以实现纸面上GDP的繁荣,但很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导致浪费,并给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强调创造真实财富,是强调提振经济,保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时,同样需要有取有舍。中央政府提出“有保有压”的方向,正是意指不能因为要保增长,就不顾一切地制造GDP。对于那些生机勃勃的、充满科技含量的先进制造业,当然要保;对于那些带动大量就业人口、能够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传统抑或现代服务业,当然要保——政府可以通过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措施,进行鼓励。那么,GDP在保增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增加,真实的社会财富也随之积累起来。然而,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扩张,则必须予以抑制,从而使GDP成为一种更有价值的、纯净的GDP。 强调创造真实财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制度的变革与文化的进步,同样关乎GDP的质量。一方面,通过鼓励知识、技术、资本和管理等“软性”因素的进步,带动社会财富的创造;另一方面,是要通过改革,在放松管制和打破管制的过程中释放民间经济的创造活力,并借此提升投资效率,提升GDP的发展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以来,地方政府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热情举世罕见,也的确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但不可否认,GDP的盲目崇拜与一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微观动机不无关系。在今天保增长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再一次被点燃起来的热情,如何转化成创造真实社会财富,而不仅仅是制造GDP的增速,这仍是一个现实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