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2-06 广东 黄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2月1日,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的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 农业问题一直以来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长期二元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滞后,农村建设滞后,农民增收滞后。这其中既有投入、科技等资源性因素,也有影响工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因素,更有政府保护支持政策以及工农关联性产业发展等制度因素。所以,农业要发展,还必须要构建反哺机制。不仅工业要反哺农业,城市要反哺农村,还应通过法规政策的调整对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进行制度反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哺农业实质上是资源配置问题,涉及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从而相应地使反哺农业呈现出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层次。因此,我们应针对宏微观两个不同的层面构建反哺机制。 农业资金反哺机制。从政府主导的宏观反哺行为来看,引导和促进资金反哺农业的主要机制存在于财政和金融的有关制度之中。财政性资金反哺农业机制,具体包括政府支农投资、财政补贴以及税收减免政策等,这三大投入机制都有利于促使政府投资行为向农业倾斜。金融性反哺农业机制。一是直接金融服务,即通过建立农村资本市场,使农民从资本市场上筹集到更多资金;二是间接金融服务,即通过农村信用社进行农户贷款、扶持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等。 农民人力资本反哺机制。构建合理的农业人力资本形成机制是反哺农业中除资金投入机制外又一基本而重要的手段。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通过劳动市场转移,由于素质不高,转移是困难和有限的。为此,首先政府要成为国民教育序列中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的完全承担者,保证农村人口享有与城市人口一样的基础教育权利。其次要扶持开办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普及学校,使之成为国民教育系列外的第二教育体系(农民培训体系)。再次要把农业院校建成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个体系的“结合体”,由院校和教授同时承担这三项任务。这种间接反哺农业的机制运作,必将持久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保护性反哺机制。根据国外经验,农业保护是工业反哺农业最基本的政策选择。无论从农业自身正常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协调农业与非农关系、缩小二者之差距看,我国需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建立各种农业补贴、制定农产品支持价格、农业税收优惠政策、农产品出口补贴等农业保护机制。 产业关联反哺机制。产业关联反哺是指通过农工商一体化运作,由工商企业带动农业发展,在利益分享体系中使农业获得直接来自工商企业给予的支持力量。这不是单纯“输血型”反哺,而是“造血型”的反哺。这是弥合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它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又符合目前我国财政资金有限、农业人口太多,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反哺的实际,还可以把政府反哺农业的部分职能内化为企业行为,并且是农业向现代化转变中可以持久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