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比GDP增速更需要“保”
    2009-01-08    王海涛    来源:新京报

  “居民收入占GDP比例近几年一直在下降,是制约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这是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樊纲先生在1月6日一次讲话中的表述(据1月7日《新京报》)。这一判断,尽管不是特别新鲜的观点,但想必很容易引起普通消费者的共鸣。

  樊纲先生在做出上述判断的同时,认为短期内刺激内需政策的作用非常小,还是要从改变收入结构这个长期因素上考虑这些问题。这短短两句话,其实点出了目前刺激内需“要穴”。
  刺激内需这一说法,已经提了多年,政策也有很多,典型之一便是长假政策。放长假确实对刺激需求起到过立竿见影的作用。该政策实施之初,各地政府部门总要盘点一番进账几何。商家乐于唱戏,政府乐于搭台。这种刺激需求的策略当时固然皆大欢喜,但如果没有居民收入与GDP的同步增长,长假的含金量必然难以节节走高。
  以放假刺激内需,其逻辑是消费者有钱,但没有时间消费。这样的政策逻辑,一旦放在消费者收入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立马失去了成立的基础。只有给居民收入开出更多的源泉,消费市场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GDP的一半转化成了收入,但是中国的这一比例只有10%左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转化成收入的比例,最高时也只到17%。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上升,但与此同时,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一直低于GDP增速,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甚至在下降。
  这样的数据表明,尽管整体经济增速很高,但这种增长未能及时体现在居民个人的收入之上。在GDP高增长与居民收入低增长的反差之下,让消费者感觉到的可能是物价之高不可攀。比如房价,其增长速度确实对GDP贡献很大,但其增长速度之高,恰恰解释了为什么居民消费乏力,也体现出GDP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普通居民“无关”。
  今年,GDP增速要“保8”。以政府现有的宏观调控资源来说,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但如果我们每年根据GDP增幅,也给居民收入增幅以及居民收入占GDP比例定一个目标,以保障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的增长应该容易“被刺激”得多。
  简而言之,用政策化解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同时使其有效分享GDP的增长,在从根本上提振内需方面,是比“放长假”更为长远和有效的办法。

  相关稿件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从提高居民收入等寻突 2008-12-10
· 吁请高度关注居民收入增速下滑 2008-10-30
· 财政收入跑赢GDP与居民收入说明什么? 2008-07-18
· 增加居民收入关键看谁先涨和涨多少 2008-01-29
· 居民收入,既要增长也要公平 200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