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也说“山寨”现象
    2008-12-05    如一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最近经常听到“山寨”一词,什么山寨手机、山寨明星等等,上网查查,原来“山寨”主要是指模仿的东西,它们一般价钱比较便宜,但质量保障相对较低。
  “山寨”现象或文化,对不少人来讲虽说还算是个新概念,可网络对它的关注与议论却已经不少。赞扬者说“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反对者则认为“山寨版中出现了很多伪劣产品,虽然价格便宜,但终究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更有人提醒“山寨现象对经济、文化造成的冲击不可回避。”
  无论“山寨”现象是好是坏,“山寨”地盘正在急速扩张却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有报道说,现在不仅有山寨手机、山寨相机、山寨电视、山寨化妆品、山寨地板等各种消费品,甚至还出现了山寨网站、山寨明星、山寨电影等等,可见对于“山寨”现象,尽管目前社会认识存在很大分歧,但从市场角度看,其生存却并不缺乏足够的土壤。
  在如今这个处处讲究上品牌上档次的时代,买一部手机起码上千元,一个笔记本电脑近万元,一瓶化妆品几百元,即使周末想与朋友到电影院看一场所谓的大片,兜里没有几张大票也是不敢轻举妄动的。面对诸如此类的麻烦,腰缠万贯的“大款”们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可那些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每月才挣一两千块钱的年轻人就不得不权衡一下自己的经济实力了。既喜欢追赶时髦,又必须少花钱,“山寨”版产品自然成为他们的消费选择。其实不光是小青年,眼下一般工薪阶层走进品牌林立、价格不菲的大商场,都免不了有一种忐忑不安的心理。“山寨”版产品也许质量不尽如人意,有些甚至存在侵权嫌疑,但价格一般都在普通收入人群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正如一些评论所说的那样,“山寨”现象更多的代表了“草根”的消费需求。
  对模仿产品,国人其实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沿海温州、石狮一带就以仿造名牌运动鞋、牛仔裤闻名海内外,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河北白沟也曾因仿造品牌箱包而名噪一时。客观地说,这些模仿产品的涌现,与当时的市场经济尚处在萌芽阶段有密切关系,在那个商品比较贫乏的年代,大量廉价仿造商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满足普通百姓消费需要的作用,并且为不少初创的乡镇企业积攒了“第一桶金”。不过那时的模仿水平比较低下,产品质量更无保证,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一般不太好,所以多数模仿产品都如昙花一现,很快不见了踪影。
  眼下“山寨”产品大有方兴未艾之势,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即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亟待找到一个与之对应的市场。改革开放30多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确有了明显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真正够得上富裕阶层的仅是一小部分,多数人的消费也就刚刚步入小康水平,有相当部分的低收入和农村人口,甚至温饱尚不能完全得到保证。但是另一方面,适合普通老百姓消费的中低档商品或场所却越来越少,城市不断改造翻新,商场一个比一个豪华,在购物环境明显改善的同时,商品价格也水涨船高,动辄成千上万,怎能不叫兜里刚有几个钱的百姓望洋兴叹?更何况,所谓的小康水平,还没算上看病、子女读书、养老等等后顾之忧。
  如果说,以赚取利润为经营目的的企业,嫌贫爱富,眼睛只盯着少数有钱没处花的大款们转,是他们的本性使然,那么作为统筹一切的政府部门,一边提倡老百姓都把银行存款拿出来消费,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另一边却在不少方面无视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和现实消费能力,将消费门槛台的如此之高,让老百姓怎么敢随意消费,扩大内需又如何才能落到实处?所以对“山寨”产品的走俏,有关部门不能光看到现象,更应该举一反三,琢磨一下其兴起的背景原因。

  相关稿件
· [随笔]白领与池鱼 2008-11-28
· [随笔]绵羊换斧头 2008-11-21
· [随笔]病去如抽丝 2008-11-14
· [随笔]想起马克思 2008-10-31
· [随笔]从德国面包到食品安全 200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