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有关方面回应了1700多名车主的联名信,表示油价下调仍将与燃油税同步进行,先期降低油价是不可能的。 许多人搞不懂:先降价后改革的建议有何不可?全面统筹、一步到位固然重要,但失去了公平,改革还有意义吗?难道,为了减少改革的震荡,我们可以放任暴利、无视民生? 有着几千万股民的中国股市是个大民生,涉及一亿多辆机动车的中国油价更是个大民生。眼下,信息的极不对称,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油价所涉及的民生。 比如,国内炼油环节果真是亏损的吗?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炼油环节是一笔“糊涂账”,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政府都想算清这笔账,但并不容易。曾有人在公开场合请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一位高官,炼油成本是否在每吨3000元左右?他的回答竟是“不知道”。直到今年10月末,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的三季财报还在显示,炼化部分仍然亏损很大。但石油专家、中国能源网执行副总裁韩晓平认为,两大石油公司之所以总强调亏损,是因为在计算成本时,他们用的是国际油价的平均值,而这些地区油价和国内油价成本根本不具可比性。同时,他们缴纳的资源税也很低。另外,中国原油有50%是在国内供应,不能把自己在国内拿到的油也按照纽约147美元的价格来考虑,而且国家也给了你一定的补偿。所以说亏损,难以让人信服。 又比如,每拖延一天,两大石油公司的进账是多少?从国际油价的变化上看,两大石油公司7、8、9月份可能是亏的,10、11月份就不可能亏了。这两个月里,全国每月耗油量以保守的1000万吨计算,每天就大致有8亿(一说17亿)多元的利润进了垄断企业的腰包——这还不包括国家给两大石油公司的补贴。 所以早有人说过:垄断是垄断者的通行证,暴利是暴利者的座右铭。据说,燃油税这几天之所以迟迟出不来,是有关部门之间还在“协调”。这样的说法,让我们不免心里发毛:10年前,法律已经判处“养路费”寿终正寝,从那时起,有关部门就不断表示燃油税方案正在逐步完善,不久将择机推出。这样的“完善”过程,居然10年都没法结束。我们并不担心改革方案有多难完善,我们担心的是,有人不怕唾星如雨,不管群情激愤,能耗就耗,想磨就磨,连决策层似乎也无可奈何。这与市场取向的改革是格格不入的。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养路费取消所涉及的两个方面,的确让人头疼——一是全国几十万养路费稽征人员的出路问题,二是农民用油的不合理负担问题。10年来,这些问题虽然反复被人念叨和研究过,但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衰退潮中,在整个世界经济都不太景气的大背景下,阴影容易被放大,负面影响也容易成几何级漫延。这是让政府部门踌躇不前、慎而又慎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确也应该给决策者一点时间。 但是,我们在给出时间的同时,也在消耗着金钱、信心乃至尊严。所以,在搞不清有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原本就是一本糊涂账的时候,内心深处便会更加向往起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和监管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