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大提速 服务质量要跟上
    2008-11-07    湖北 叶祝颐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继上个月国务院批准铁道部的2万亿元铁路投资计划后,有消息称,交通运输部门正在酝酿一个未来3至5年内投资5万亿元的计划。《第一财经日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这5万亿规模的投资,包括在建项目、已经规划的项目和追加投资,将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码头建设等。(11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

  未来3至5年内,交通运输部门酝酿5万亿元的大型投资计划,这对于拉动内需,改善交通运输环境,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加快商品流通,破解百姓出行难题,无疑是件让人期待的事情。但是,5万亿元的大型投资应该如何搞好?
  首先,如此庞大的建设项目与长远的建设规划,一定要经过严密的测算、论证,并且要完善决策审批程序。这其中不仅要重视交通运输部门专家的意见,而且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争取最大限度的民意支持与科学决策支撑,保证决策科学化、规范化。避免5万亿投资制造出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甚至“豆腐渣”工程。
  再说交通产品属性的问题。关于公路乱收费的问题,百姓一直诟病不断。虽然不少地方的政府交通部门把公路这种公共基础设施转变成了经营性项目,但是公路作为国家公共资源的性质没有改变。且不说交通部门自己制定、审批公路收费标准与收费还贷的年限,是自说自话,缺乏透明度与公信度。公路投资成本、收费收入与合理回报到底是多少,公众根本没有知情权与发言权。
  既然交通运输部加大投资建设规模,想必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公路模式会有所改变。
  交通运输部门在积极推进交通硬件建设的同时,服务软件建设也要同步提速。车站、码头、机场商品价格高昂,所销售的商品不开具发票,飞机晚点不给说法,机票折扣雾里看花,儿童机票比成人票贵,飞机无故返航,等等,笔者期待,这些交通服务老大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一言以蔽之,交通运输部门在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时,在确保决策科学性与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应该逐步还原交通产品的公共属性。重视服务质量软环境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讲,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公信力,还原交通产品公共性比单纯修建几条高等级公路、几座国际机场、码头要重要得多。
  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破解交通运输发展难题,增强交通运能,提高服务质量。除了国家加大财政投入以外,我们指望交通部门在当好裁判员的同时做好运动员,并不现实。改革管理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打破垄断经营局面,十分必要。

  相关稿件
· 国道214线云南香格里拉县至德钦县交通恢复 2008-10-31
· 城市交通,不再围着汽车转 2008-10-16
· 粤桂交通要道岑兴高速公路预计年底前完工 2008-10-13
· 北京部分"有车一族"偏向公共交通 2008-10-08
· 重庆市:打造“大西南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200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