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被收购不必太敏感
    2008-09-08    刘敏    来源:长江日报

    可口可乐准备以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一个是外资国际品牌,一个是国内知名品牌,两种标签足以让这一收购成为近期相当有看点的新闻。

    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跨国收购或者一个国家的企业收购另一个国家的企业,会是一种相当常见且日趋频繁的现象。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某国企业或某个民族品牌的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概念,会遭遇极大的挑战,人们将越来越倾向于从总部设在哪里,而不是从企业是哪个国家的来理解。
    我想,这是扁平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应该做好各种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去习惯和适应这类现象。即如这次收购而言,我们看到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我们其实也应该看到联想收购IBM的笔记本业务。
    然而,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确在国民中激起某种程度的情绪反弹与不适,中华牙膏、乐凯胶卷等品牌收购的记忆被再度激活,被想象成一连串的外资阴谋与民族品牌丧失,从而被认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有网站发起投票,超过80%的网络民意反对可口可乐的收购。《新京报》9月5日发表署名文章说,“耗费精力和资源搞这类无谓的群众运动或公众表决,既无趣又无聊。”我认为,这说得比较在理。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什么性质的收购呢?我特意查了一下,汇源果汁是一家私人企业,由创始人朱新礼于1992年创立,而可口可乐不用说也是家私人企业,饮料配方至今由一个家族持有。这就好比两个人在跳蚤市场做买卖,一个愿卖,一个愿买,两厢情愿,买卖就做成了。如果没有破坏游戏规则,没有强买强卖,两个人的交易其实轮不到旁人说三道四。
    现在,我们社会的个人权利意识普遍觉醒,人们已开始习得“个人权利不可侵犯”的常识,那么就理应以此来观照一家私人企业对另一家私人企业的收购行为,证明个人自由权利的意识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是说说而已或选择性地使用。
    当然,那些反对收购,准备发起一场民族品牌救亡的群众运动的言行,视之为“民族主义”而全盘斥责,也并不确切。至少,“民族主义”这个词不该跟着受累。我的一位研究戏曲的朋友说,像昆曲这样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需要一些适度的民族主义,但若过分了,反而有害无益。
    关于经济全球化以及跨国收购行为,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在思想层面有过一番“左右”激烈论争,许多道理和态度,在那时已经有过比较清晰的阐述。我个人倾向于后者的观点,“不承认市场秩序是人类自愿合作的扩展秩序,偏说它是弱者‘不得不接受’的制度安排,恐怕有悖于历史事实。”
    所以,不必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过分敏感,也不要煽动与经济无关的情绪。若真对国内企业的弱小忧心忡忡,不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方面,比如问问我们有没有为本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有没有对内外资企业给予了不平等的国民待遇等。

  相关稿件
· 朱新礼表示:出售汇源是一种正常商业行为 2008-09-08
· 汇源果汁并购案见证了民企的窘迫 2008-09-05
· 汇源要不要对民众有所交代 2008-09-05
· 汇源让可口可乐招安意味着什么 2008-09-05
· 谁抛弃了民族品牌,谁抛弃了汇源 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