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抄底神话"
    2008-04-29    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QFII在A股市场的能力简直神乎其神,他们屡屡抄底,一抄就中。反观国内公募基金,简直就是笨伯投胎,此次又犯下“三宗罪”:既把握不准政策的脉搏,也看不准市场的时机,更缺乏对基民的责任心。国内基金存在的惟一目的似乎就是为了给QFII当陪衬,专门印证人性的贪婪与愚蠢。
    我从来不相信神话,一旦某个神话故事屡屡上演,一定是有了书写神话的人。外资没有那么神,如果他们神,也仅仅因为他们是与政府具有相同博弈能力的外资。
    难道外资投行、外资基金在资本市场中就不贪婪不恐惧吗?看看这些机构在次贷泡沫中的表现和危机后的疯狂逼迫政策的行为吧,这样的结论是可笑的,相当于承认外资具有比国人高尚的人性。即便对于中国未来市场的判断,罗杰斯与巴菲特也各不相同。
    外资凭什么在A股市场屡屡抄底?凭借手中的两种“核武器”: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掌握在外资手中,他们可以通过在国际投行的研究报告,轻易地给中国的大型公司定出持有或者买入的评级,从国际市场传导到国内决策层,由此带动资本市场的股指涨跌;外资机构具有强大的公关能力。外资投行洞悉中国资本市场的能力、舍得花钱的魄力远在国内投行之上,外资机构尤其是大投行聘用的外籍中国人,或者具有决策参与权,或者具有 “耳语权”。总而言之,拥有一线的情报系统,这使得外资无往而不利。
    回顾4月20日的报道,当时人们对于大举建仓的QFII被套在3300点还颇有幸灾乐祸之感,类似于QFII哪有能力抄底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几天之后,这样的报道就显得非常可笑了。
    4月初,汇丰银行关于中国政府可能救市的报告就广为流传。摩根大通发表报告认为,大部分坏消息已经于一季度得到消化,现在是买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基金的时机,此时中国香港市场的ETF出现异动。差不多与此同时,花旗银行中国研究部门主管薛澜认为,中国股市可能不会不理会救市的呼声。她认为,沪市A股指数最低可能会跌至3000点,而最高可能升至4000点。其3000点的说法实在是准确之极,让人佩服。4月12日,摩根大通表示,中国股市之所以比其他市场跌得还多,实际上A股是信心危机,而不是流动性的危机。龚方雄认为,政府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采取包括减免印花税在内的措施保护股市健康成长,印花税减免实际上是国家战略问题,而不是救市不救市层面的问题。果然,减免印花税成为共识。
    投行屡猜屡中。于是,我们看到了令人遗憾的一幕,国内基金大举减仓之时,QFII正在快速完成在A股市场上的总体布局。
    虽然在具体点位上,外资的看法可能不尽一致,但根本的判断上,则不会有丝毫区别。QFII看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命门:第一,怕大涨,也怕大跌。当中国上市公司估值高于国际平均水准时,他们就向决策者灌输挤泡沫论,加上食洋不化者从旁吹风,导致市场政策顶几乎尽在掌握。实际上,在中国股市的国有股减持与去年“5·30”开始的股市挤泡沫行动中,这些机构与个人居功至伟。第二,中国多数大型上市公司走了一条从国际走向国内之路,中国的资本市场H股回归、红筹股回归等,都给了以QFII为代表的兼跨内地与海外市场的资金操纵市场价格的机会。可以说,我们要付出多少政策成本,外资就有多少机会。在A股市场仍然为大小非、再融资等问题所困时,外资通过周边市场扼住了A股市场的咽喉。第三,中国资本市场必须要引进外资,对外开放是不可逆转的基本国策,对于深受货币估值体系困扰的金融与资本市场而言,对于那些上市之后治理结果并没有真正完善的大公司而言,政府不得不用外储走出去、外资走进来的办法,规避将来的风险。QFII不必像国内基金一样承担政策负担,同时拥有对冲理念与工具,在A股市场的空间要比国内基金大得多。
    QFII神话是我们一手造就的。
    我们用大型公司海外上市、以H股价格为准绳、以僵化的估值体系等办法,让QFII坐享其成。内地基金当然有很大的怨气,这让他们的行为更不理智,也许会继续用砸盘等办法倒逼融资政策,或者以指数下跌显示他们的高明。
  相关稿件
· 两周内完成A股开户QFII抄底心切? 2008-04-17
· 胡晓炼:今年继续增加QFII额度 2008-03-07
· 一月QFII跑输国内基金 2008-02-13
· QFII主宰话语权时代已经终结? 2008-01-07
· 对内紧缩 何故允许QFII扩容 200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