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通胀的同时莫忘控制失业
    2008-03-21    王福重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即此消彼长。在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同时,另一个政策手段——财政政策,必须给予配合。财政政策应该有一定的宽松度,以便保持适度的社会总需求,以及适当高的经济增长率,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最近几个月,宏观经济政策部门以及经济学家、老百姓都把目光聚焦在以CPI上涨为核心的通货膨胀上。防止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这当然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但是,宏观经济的另外一个问题,即失业,也不能被忽略。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两大核心问题。但是严格来说,失业才是头号经济难题。
    通货膨胀的危害在于:当通货膨胀水平超过一定程度或者超过人们的普遍预期后,会发生收入的再分配效应,这种再分配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因此会动摇一个社会的信用基础;通货膨胀持续发生使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变得不稳定了,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都会变得紊乱;通货膨胀还可能导致税收的扭曲,也就是不具备纳税能力的人,由于名义收入超过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正是不久前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原因。因此,预防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是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之一。
    严格地说,当通货膨胀比较轻微的时候,只要收入的增长与通货膨胀同步,大部分人的生活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是,失业(周期性失业)完全不同,不论严重与否,失业肯定是“坏事情”。失业者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收入,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严重的失业还会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干扰社会和谐。
    前几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非常低,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局面,那时候,就业形势严峻,失业是大家关注的中心。现在情况反过来了,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了,人们关注的中心转移到了通货膨胀上。经济学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即此消彼长。当通货膨胀上升时,失业率会降低。所以,在理论上,可以用提高通货膨胀率的办法降低失业率。基于此,有人认为,不必过于担心失业问题了。
    但是,用增加通货膨胀率的办法降低失业率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膨胀造成的。因为总需求膨胀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顺利销售,增加生产有利可图,所以,企业会增加对工人的雇用,失业率下降。但是,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有总需求的因素,但是除了住房需求的非正常上涨外,总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增加并不明显。比如,占GDP最大份额的居民消费需求,因为收入增长缓慢,就没有明显的增加。所以,此次通货膨胀主要的原因在于生产成本的上升而非总需求的增加。去年以来,国际原油和农产品等基础性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涨,是此次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企业不涨价便不能生存,但显然,这样的价格上涨并不会增加就业。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上述的此消彼长并没有发生。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与2006年基本持平,2008年的控制目标是4.5%,较2007年还调高了一些。
    我国失业率的统计口径与国际普遍采用的口径有差别。我们采用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没有包括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城镇人口,也只统计登记在册的失业者,如果城市失业人员不去登记,便不会统计到失业率中。所以,4%或者4.5%并不是实际的失业率。一般的估计是,真正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一倍。现在,除了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下岗人员的问题依旧外,失业还出现了新的情况,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有约500万,保守的估计是,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是个很大的数字,但并没有统计到失业人口中。所以,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通货膨胀无助于解决以上人员的失业问题。
    相反的,在降低通货膨胀的政策手段中,有一部分措施还有增加失业的副作用。如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采用的手段之一是经济衰退,或者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尽管有时这样做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对治理通货膨胀,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经济学的“奥肯定律”说明,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一个百分点,反过来也成立,即实际GDP的增长速度高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可以使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要想使失业率下降,经济增长必须保持较快的速度才行。
    为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我们已经下调了经济增长率。今年的经济增长率设定在8%,低于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有可能造成失业率的上升。
    因此,在所有的调控政策都指向治理通货膨胀的时候,不要忘了失业这个最关乎民生的问题。我们的各级地方政府,都热衷于公布自己的GDP增长率,其实,由于各个地区之间的进出口数据很难统计,每个地方统计的GDP都不准确,意义不大。国外的地方政府就不统计GDP。与其公布GDP不如定期公布自己的就业状况更有意义。
    现在控制通货膨胀,主要手段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将抑制企业的投资活动,降低总需求,不利于就业的增加。所以,在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同时,另一个政策手段,即财政政策必须给予配合。财政政策应该有一定的宽松度,以便保持适度的社会总需求,以及适当高的经济增长率,以防止失业率的过快上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

  相关稿件
· 莫让低收入者为通胀埋单 2008-03-14
· 田立:通胀压力拖累股市 2008-03-14
· 紧缩预期下 寻找通胀催生的“肥牛”[图] 2008-03-10
· 减轻农民通胀压力 人大代表真情出招 2008-03-08
· 着眼抑制通胀需要 加息空间已然打开 200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