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拨人马选择了同一题材的作品搭棚开机或者相似内容的影视作品安排在同一档期上映,都叫“撞戏”。逢“撞戏”必有高下之判、优劣之分。
前些天,两个《牡丹亭》几乎同时献艺京城,也算得上一次“疑似”撞戏了。由白先勇先生精心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京百场纪念演出刚刚落幕,由林兆华先生出任艺术总监的厅堂版《牡丹亭》就在京长期驻演了。两部创作理念与运作方式截然不同的《牡丹亭》前后脚儿惊艳亮相,自然要横向比较一下。
青春版《牡丹亭》坐镇拥有2700多个座位的北展剧场,而厅堂版《牡丹亭》守在东四十条内比故宫还年长10岁的皇家粮仓,每次演出只能接纳60位观众。汤显祖的原本为五十五折,青春版以只删不改为原则,将之浓缩成二十八折,即便这样也要分为上中下三本连演三天;厅堂版则秉承明代家班规制,精选了原本中的若干折,将演出时间缩至一个晚上。两个《牡丹亭》的班底都不错,年轻演员背后是一大帮昆曲名家和文化学者,因此在艺术表现上都能得高分。
如果两个版本的艺术价值难分伯仲,那么青春版《牡丹亭》显然更实惠一些。青春版走大众路线,票价从20元至1000元不等,而厅堂版则瞄准高端受众,票价最低540元,最高1980元,此外还有听曲馆八人套票共计12000元。对于一个还在念书的穷学生,花60块钱在北展剧场坐后排看足三天(最好借个望远镜),的确是既过瘾又经济。
厅堂版的票价的确高得有点儿瘆人,最低票价都几乎能看七场人艺小剧场的话剧,有人为此调侃说凭目前的收入只能看“厨房版”。不过,考虑到目前中国文化演出票价虚高的现状,再想想每次演出只能容纳60位观众的现实以及旧时堂会的雅趣与格调,有经济实力的昆曲爱好者不妨一试。毕竟,与注重写意的青春版《牡丹亭》相比,厅堂版可以说是工笔写意两种技法兼而有之,不仅勾勒出了一种艺术的原生态,还附增了一个旧时家班的剪影。
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度不甚景气的昆曲日渐红火,但如何传承与发展仍是个大问题。两个版本的《牡丹亭》似乎给出了不同答案。像白先勇先生这样为昆曲甘作义工,通过低票价普及这门只靠两只水袖一个眼神就能迷倒一大片“80后”的艺术固然是好,但厅堂版的营销手段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在市场经济之下,艺术与商业的相辅相成日渐彰显,关键是拿捏好两者之间的分寸。只谈艺术而忽略市场无异于坐着等死,过重地强调市场价值而以艺术作为“摇钱树”则无异于找死。从这个角度看,青春版《牡丹亭》是艺术的商业化,而厅堂版《牡丹亭》是商业的艺术化,分寸拿捏得都算适度。两者对昆曲来说还是都有贡献的,只不过是贡献大小不同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