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达能案:外资并购的“麻雀”
    2007-04-17    王小波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尽管娃哈哈和达能之间关于品牌和股权的纠纷(以下简称“娃哈哈达能案”)远未结束,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该案无论结果如何,都将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载入我国外资并购的史册。
    “娃哈哈达能案”之所以具有“标志性”,理由之一在于,它使国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外资并购就在身边。
    此前,也曾有一些外资并购案陆续披露出来。其中,像徐工、洛轴等这样重要行业的外资并购案,由于发生在制造业上游与社会大众距离较远,因而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特定范围、特定层面;也有像双汇、苏泊尔的外资并购案,虽离大众生活较近却因企业规模或市场知名度等原因,未能产生更大社会性影响。像“娃哈哈”这样重量级的、每个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品牌遭遇外资并购,的确能让人感到,外资并购正在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
    “标志性”理由之二是,“娃哈哈达能案”自全面曝光至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为业内、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从微观层面研究外资并购提供了宝贵的样本。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企业一般不会披露并购的具体细节。但自本报将娃哈哈和达能之间的“恩怨”首次全面曝光之后,众多媒体纷纷跟进,当事双方也主动借助媒体发布观点和披露事件的细节与进展。这在以往外资并购案中少见的情形,使“娃哈哈达能案”成为一只可供各方“解剖”的“麻雀”,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可为相关方面各取所需。
    “标志性”理由之三是,随着事件进一步深入发展,娃哈哈下属投资企业所在地的一些地方政府,纷纷走上前台公开发表声明支持娃哈哈,直接介入“娃哈哈达能并购案”。在外资并购中,地方政府不大可能保持绝对中立,也难以完全抛开自己的利益诉求,只是表现相当“隐性化”。地方政府如此旗帜鲜明地支持并购中的当事一方,本案算是开了一个先河。这说明,外资并购中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开始“显性化”。这种“显性化”会对我国外资并购进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类似问题应当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
    分析“娃哈哈达能并购案”的意义,还不应忽视这样一个现实背景——我国吸引外资正从以新建投资(即“绿地投资”)为主的阶段,逐步向国际通行以并购为主的阶段转型。
    一般而言,绿地投资带来的外资是增量性的,对国内经济存量和利益结构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相对较慢的过程;而通过并购引进的外资,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企业的所有权或控制权,会在较短时间内对国内经济存量和利益结构产生影响甚至冲击。这一点差异说明,在确立提高吸引外资质量、积极推进鼓励外资并购这一认识的同时,政府、企业等要更加注重研究,外资并购将如何改变不同层面的利益格局、这种改变利弊如何等问题。惟有如此,国内企业、整个国家才能抓住外资并购所带来的机遇而规避可能的风险,才能在“双赢”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自己的利益。
    正是这种背景,赋予了“娃哈哈达能案”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价值。
  相关稿件
· “娃哈哈并购纠纷”的猜想和反思 2007-04-17
· 政府中立有助娃哈哈事件“和平解决” 2007-04-13
· 回应达能新闻发布内容 娃哈哈发表三点声明 2007-04-13
· 娃哈哈事件的标本价值 2007-04-11
· 娃哈哈全体员工和经销商:抵制达能并购行为 200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