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人情债买房陋习当除
    2010-04-30    作者:孙勇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表现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就是“熟人经济”和“人情经济”十分流行:办事为了省钱,就找“熟人”开路;买东西钱不够,就借“人情债”过关。在我看来,这一中国特色,也是助推国内房价飙升的重要因素。
  前几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我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赵老师打来的。意外的是,很少主动和我联系的赵老师这次打电话给我,竟然是为了借钱给儿子买房子。赵老师的儿子毕业于国内一所名牌大学,目前在北京工作,近来决定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但是手中的钱不够首付,在周围的亲戚解囊支援后,首付款仍存在缺口。情急之下,赵老师想到了在深圳工作的我。
  若非万不得已,老师是不会向学生借钱的。何况我沐浴师恩,曾经是赵老师的得意弟子,按理,我应该帮赵老师一把。然而,我去年年底刚刚买了房子,目前每个月要负担几千元的按揭,手头也比较紧张,只好婉拒了赵老师的借钱请求。
  盘点一下,我参加工作12年以来,已经先后四次借钱给熟人买房子。这4个熟人都是我的大学同学,其中有1人是在国内一所“211”重点高校工作的副教授,他向我借的1万元钱(大约是他月薪的2.5倍),至今尚未归还。这种充满中国特色的买房“人情债”的体验者,除我之外,想必大有人在。
  经济学家姚景源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判断:目前,中国人买1套房子,通常是6个人、3个家庭(即购房者夫妻以及双方父母共6人、3个家庭)共同出力的结果。而根据我的经验观察,姚景源的这个判断并不到位,因为他没有考虑到“熟人经济”和“人情经济”的因素,如果把买房者的“老同学”、“老朋友”等算上,在中国购买1套房子,共同出力者实际上通常要超过10人。
  量入为出是消费的基本原则。中国老百姓对于这一原则也遵守得相当严格,然而,唯独在买房这一问题上,中国老百姓却“集体出轨”。在时机不成熟或力有不逮的情况下,众多中国老百姓仍然勇敢地出手买房,堪称世界房地产市场中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观,而富有中国特色的“熟人经济”和“人情经济”,正是催生这一奇观的深厚土壤。
  中国的房价为什么居高不下,连年飙升?个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 “熟人经济”和“人情经济”的产物——“人情债”长期盛行于房地产市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尤其是经济学家忽略。“人情债”不受国家宏观调控制约,游走于银行信贷体系之外,它以一种基于世俗情面的民间信用方式隐蔽个人的消费风险,“改善”了不具备买房能力的人的资产负债表,为所谓的“购房刚性需求” 火上加油并引发羊群效应。
  放眼环球,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成熟的现代化国家,其消费者借贷主要发生在银行之间,而非其他。中国个人住房市场中“人情债”和银行信贷双轨并存,且人情举债在前、银行贷款在后的现象,在世界上不说是绝无仅有,也是极端罕见的。这也可以相当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在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2009年,世界各国房地产价格大跌,唯独中国的楼市收出了一根举世瞩目的超级大阳线,且房价再创历史新高。
   在中国这个人口密度不算太高且人均收入偏低的发展中国家,房价却飙升到与很多发达国家比肩的水平,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甚至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中国政府、房地产开发商以及炒家固然要为此承担相当大的责任,但众多普通买房者也不能完全摆脱干系。毋庸讳言,中国老百姓所热衷的“人情债”,也是高房价的重要推手。“人情债”固然成全了买房者的一时之快,却人为地扭曲了正常的供求关系,制造了大家都有钱买房的假象,从而诱导政府暧昧于楼市调控,并纵容开发商坐庄抬价的野心,最终让老百姓更深、更久地陷入“房奴”的泥潭。
  前不久,我的研究生导师夏老师告诉我一件事:她的一位远房亲戚向她借钱买房,她拒绝了,理由是“买房是个人的事情, 不是大家的事情”。为此,夏老师的丈夫(一位知名的电视制片人)还指责她“不近人情”,夫妻俩一度闹得很不愉快。站在理性的角度看,我认为夏老师的做法是十分正确的,同时也为自己面对买房“人情债”时,不能像她果断拒绝而感到惭愧——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借钱给同学买房,也在微观层面上对推高房价起了助纣为虐的负作用。
  政治学上有一句名言:“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与之相匹配。” 在此不妨套用一下:“有什么样的买房者,就有什么样的房价与之相匹配。”饱受高房价之害的中国老百姓,到了向买房“人情债”说不的时候了!

  相关稿件
· [关注]网民热议“四五十岁买房”论 2010-03-15
· “回家买房”是富人的傲慢 2010-03-09
· “老家买房论”让人不敢恭维 2010-03-09
· “回老家买房”背后是权力对民生的嘲讽 2010-03-08
· 40岁后再买房 20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