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 十年煮一沸
    2009-09-25    作者:阿琪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不少人很困惑,为什么早在10年前就已筹备完毕的创业板当时没有推出,却在目前推出。目前看,推出创业板应是一种“国家战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中国粗放型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进入停滞期,工业化进程已进入后半程。为此,需在政策与制度层面上促使“中国制造”逐渐走向“中国创造”。
  尽管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喜人,但主要归功于政府的财政投资和各项刺激政策,民间投资依然低迷,客观上需要一个创业板这样的平台来扶持与促进民间投资热潮的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经济的症结之一,为了经济复苏之后能恢复活力,客观上需要提供一个平台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宏观政策重心已经由“刺激投资保增长”转向“调整结构促内需”,经济领域中创新型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服务型与消费性行业,符合经济发展的导向,需要得到政策更多的关爱。
   就中国自身战略看,目前推出创业板是一个极为恰当的时机。衡量创业板推出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是:一、投资者能从市场中能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市场具备财富效应;二、企业募得资金后获得了新的发展;三、风投资本套现退出后,股价没有一蹶不振。更长远的成功标志是:整个社会因此获得了创业激情、形成了创新文化、创新经济(310358基金净值,基金吧)的占比逐步增加。基于以下因素,相对于其他大多数创业板市场,中国创业板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
  第一、已推出创业板的大多是成熟经济体,是经济发展成熟后的追求创新,成功的概率毕竟较小。而我国是发展过程中的追求创新,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传统行业中的创新型企业,具备较好的业绩基础和创新元素,风险相对小得多。
  第二、上创业板的企业大多数为具备创新特质的服务型、内需消费类企业,其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潜力的内需市场。
  第三、中国具备经济规模的中小企业达到百万,经过发审后的创业板公司基本上都是百里挑一的,类似国外纯PE的公司很少,未来风投套现的压力相对小得多。
  第四、与境外其他创业板相比,中国创业板目前还属于“类创业板”,设置了诸多如业绩要求、发审条件、风投与“大小非”退出条件等风险控制体系,自然降低了市场潜在的风险。
  由此看来,中国创业板的“基因”更好,且属于交易更为活跃的新兴市场,意味着后一阶段市场的超额收益很可能产生在创业板中。
  相关稿件
· 首批十家创业板公司发行价格确定 2009-09-25
· 创业板十股齐发 分析师详解三大申购策略 2009-09-25
· 首批10只创业板新股今日申购 2009-09-25
· 创业板:高成长更需高回报 2009-09-25
· 该不该投资创业板?这是个问题 20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