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碳定价能成就中国产业新机遇
    2009-06-11    陆志明    来源:东方早报
  节能减排无疑是时下政商两界所热议的核心话题。依据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将于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将推动更多国家引进碳定价(carbon pricing) 制度,这一制度将会在未来三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产业构成新的冲击,而目前的盈利预测与股价变动尚未反映这些不确定性的冲击。
    Carbon Pricing实际上应指碳排放国际定价。根据此前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作为已经完成工业化排放的国家,应承担主要节能减排义务,然而这一规则的制定动摇了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碳排放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因而未能得到美国的支持,在世界范围内也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而此番奥巴马在就任美国总统前后,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重返世界性的节能减排公约体系,并在其中承担领导性的职能。
  如果此轮哥本哈根会议能够得到奥巴马政府的支持,那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极可能取得较大的进展。鉴于美国在其参与的各类国际会议领域的强势惯性,美国应该会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趋势的碳排放定价策略。鉴于中国等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国际碳排放中所占据的比重日渐提升,美国很可能会联合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与地区提出强化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碳排放义务。
  法国总统萨科奇此前曾公开表示:中国如果不针对其出口产品征收合理的碳排放税收,那么欧盟将会对其进行制裁。美国国会3月31日发布Waxman-Markey提案,该提案建议,对那些不采取减排行动的国家输美的相关商品索要能耗补偿,钢铁、铝、水泥、玻璃、纸张和其他高耗能商品应该会包括在内。
  如果上述言论与草案付诸实施,那么对中国高能耗高出口依赖行业将造成深远的影响。中国目前的出口产品格局中,虽然电子、机械类出口品有所提升,但是高能耗、高资源消费型的初级产品,如粗钢、水泥、纸张等产品的出口比重依然很高。从目前发达国家的言论来看,中国经济以往的高资源、高耗能,先污染、后治理,甚至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模式恐将难以为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依靠牺牲自身环境与资源来换取经济增长,并赶超发达国家的路径正在被侵蚀,而发达国家可以借助环境税对其进行制裁。虽然这一行为对中国可能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人口素质与技术水平无法马上实现无污染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但也能逼迫中国相关产业更新升级,而政府也必须在相关政策支持上加大力度,推动低碳经济与环保经济的发展。
  此外,随着碳排放定价与资源税率的提升,原本成本高昂的新能源、可循环再生经济产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如能在这一全新的经济领域中获得国际领先地位,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将有重大价值。
                                       (作者系金融学博士)
  相关稿件
· 云南将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产业 2009-06-10
· 我国新能源产业欲“乘风”远航 2009-06-10
· 石油制品成韩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 2009-06-09
· 上海加速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2009-06-09
· 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成效初显 200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