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产业欲“乘风”远航
    2009-06-10    本报记者 刘敏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8年如东风电场风机平均可利用率达到98.93%,为同类机型全球最高。截至今年5月底,该项目已累计发电近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4万吨,节水1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400吨。图为江苏如东风电特许权二期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部分风电机组。新华社记者高学余摄

    在江苏省如东县的如东风电场,尽管梅雨天气带来的雾气笼罩着广阔的海岸线,但是一座座矗立在滩涂地上的巨大风机却让人们隐约看到了“海上风电三峡”的轮廓。
    也是在如东风电场,数天之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指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2010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
    去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需求减弱,但这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史立山表示,风力发电是目前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再加上许多地方风能资源丰富,加快发展风电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
    风电作为节能、安全、环保和可再生的清洁资源受到各界关注,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和规模效应初步显现,风电已经成为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新能源之一。
    “像这样的一台风机塔筒高80米,每台有三片风叶,叶片直径77米,当风速达到每秒11.5米的时候就可以满负荷运转。”中国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金骥说。
    龙源集团是江苏如东风电场特许权二期项目的承建者,项目共安装100台1.5兆瓦风机,2006年10月实现江苏省第一台风机发电,改写了江苏无风电的历史。截至2007年,这个项目所有风机全部实现并网发电。
    江苏只是我国众多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事实上,我国目前正在通过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基地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计划在风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和沿海地区建成六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形成若干个“风电三峡”。
    “我国风电资源丰富,而且蕴含的市场十分巨大,我国发展风电有先天优势。”国家能源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曾亚川说。
    据中国气象局组织的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初步探明陆域离地面10米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为43.5亿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3亿千瓦,如果推算到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风能的技术可开发量约为6亿千瓦。
    “按照目前1200万千瓦左右的总装机容量来看,理论上只占到可开发量很少一部分,因此风能开发具有极大的潜力和空间。”曾亚川说。
    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在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之下每年连续翻倍增长。2005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2006年增长为260万千瓦,2007年这一数字突破了600万千瓦。
    截至2008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17万千瓦,远远超过两年前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十一五”发展规划中500万千瓦的目标,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西班牙的风电装机超千万千瓦的风电大国。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22个省份开发建设了风电场,已建成风电场239个,安装风电机组11638台,已安装的最大单机容量达到2兆瓦,而装机容量为3兆瓦的机组也已经研制成功。
    目前我国已基本掌握了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全国范围内已经生产或者准备进入大型风电机组制造的整机生产企业有70多家,形成了能够批量生产单机容量1.5兆瓦级风电机组的一批龙头企业。
    与此同时,已经有一批企业进入了风电机组零部件的配套生产,现在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发电机、齿轮箱、叶片、塔架、控制系统、变桨和偏航轴承等零部件,初步形成了风电设备制造和配套零部件专业化产业链。
    史立山同时表示,为了使得我国风电产业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政府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政策和技术环境,尤其集中在建立起强有力的电网,进一步提高风电机组设备制造研发能力以及完善和促进风电发展的政策环境。
    “当前电网系统还比较薄弱,而我国大多数风电资源集中在西北、东北和东南沿海的偏远地区,电网不能充分吸收风力发电的电量,不但制约了风电行业的发展,本身也是对资源的浪费。”他说。
    他表示,下一步政府有关部门将加大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技术和政策的研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推进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

  相关稿件
· 螺杆膨胀发电新技术前景无限亟待扶持 2009-06-02
· 福建宁德核电项目计划2012年发电 2009-05-31
· 甘肃酒泉风力发电达6亿千瓦时 2009-05-27
· 山东荣成:风力发电超过火电 2009-05-22
· 我国光伏发电已至大规模启动临界点 200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