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油价是否已有下调空间
    2008-09-18    作者:晏扬    来源:珠江晚报

  9月1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1.15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10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则跌破90美元关口,收于每桶89.22美元。(央视“朝闻天下”9月17日)

  国际油价大幅下挫,使得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面临相当压力。中石油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从宏观经济考虑,国内成品油价格存在下调的可能性。(《新京报》9月17日)

  上述两条新闻,不仅让饱受高油价之苦的人们看到了油价下调的些许希望,对于国内宏观经济调控而言也显然是一大利好。今年6月20日,顶着CPI高企带来的通胀压力,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了1000元,这是国内成品油最近的一次调价,当时国际原油价格处于每桶136美元的高位。从136美元至90美元左右,国际油价已经下跌了约1/3。在此情况下,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具备了充分理由,也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
  当然,熟识国情的人们都知道,国内成品油价格有着“跟涨不跟跌”的习惯——国际油价一上涨,便要“与国际接轨”,否则就会闹“油荒”;而当国际油价下跌之时,“与国际接轨”便容易被淡忘,即使下调国内成品油价,也往往是一拖二慢三犹豫,而且下调幅度与民众的心理预期相距甚远。
  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问题,正因为这个机制长期缺失,普通民众无法对油价涨跌作出判断,才导致一些民众因为不知晓、不理解而产生抱怨。而从政策层面来讲,这又不仅仅是信息公开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科学决策、保持政策长效性的问题——正因为缺少一个稳定而合理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才导致有关部门对成品油的价格调控具有较大的随机(意)性,甚至会受到石油巨头的要挟,调控政策难免渗入石油巨头的意志。
  本来,市场就是最有效、最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但鉴于我国石油行业属于垄断行业,成品油价格实行国家调控,因此需要有关方面作出政策安排,在充分考虑国情(包括民众承受能力、经济调控需要等)和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合理稳定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了这样一套机制后,油价涨跌的正当性不仅会实现,而且能以看得见、看得懂的方式实现,民众的抱怨以及石油巨头的“逼宫”,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化解。

  相关稿件
· 下半年国内油价或将上涨 2007-06-27
· 国内油价下调是发改委的小幅试水 2007-01-15
· 国内油价为何跟涨不跟跌 2007-01-08
· 企业、专家解析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为何不动 2007-01-07
· 价值缺位 国内油价的三大价值缺失 200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