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江西省领导人8月13日分别向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四省政府求援,希望上述四省继续支持江西省电煤供应,以解当前电煤供应燃眉之急。此前,电力大省山东用电形势紧张,甚至可能危及整个华北电网的安全,而产煤大省山西也出现了罕见的电荒。
部分地区出现电荒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发电企业由于电煤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完成发电计划的积极性降低;二是由于合同电煤的价格比市场价便宜较多,煤矿企业供煤积极性不高;三是夏季用电高峰,近20个省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可以看出,电荒与煤荒的实质是价格扭曲,只有理顺价格,煤电企业才有生产积极性,彻底消除电力短缺。 长期以来,中国煤炭和电力之间的价格交易主要是由发改委决定,并最终在电力消费价格上实施政府定价。但是,这种限价措施不能合理的反映能源价值,并由于相对世界平均价格水平偏低而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之一,这也鼓励了高耗能企业的繁荣,最终形成环保问题及资源供应的紧张,并因中国制造的成本价格扭曲而表现为汇率低估。因此,提高能源(资源)价格,有利于节能降耗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保与创新,也可理顺中国的要素价格和汇率体系。 由此,理顺资源价格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以及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这一战略优先于汇率的调整,因为单纯的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价格扭曲问题。一般而言,一个升值的货币不会出现通胀问题,通胀与升值并存只能说明中国试图从这两个方面寻求实际汇率的均衡,但是其带来的成本型通胀与汇率套利热钱,对货币政策提高了紧缩要求,从而出现经济转型与货币紧缩造成的经济周期下调叠加的困境。 目前,中国通胀压力与经济下滑风险并存,国际经济形势比较严峻,流入中国的大量热钱与资产市场价格波动对金融业构成了威胁。在此期间,中国推进价格改革的努力受到挑战,因为,目前CPI连续回落,而PPI则由于电、油等价格上调而创出10%的新高。如果继续调高电价和油价,一方面继续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为已经大量倒闭的中小企业以及利润缩水的大型企业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可能会干扰通胀逐步回落的预期,造成新的不确定性,从而带来更大的市场波动。在当前的动荡环境中,预期是影响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 在外部环境极为复杂和动荡的时期,中国应该暂缓经济转型的进程。首先要稳定汇率水平,防止单边升值及预期造成出口企业大量陷入困境,还可阻止热钱继续流入,从而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松绑创造条件。其次,资源价格的调整应是一个长期过程,尤其要考虑经济的稳定性。实际上,提高资源价格并不代表能够理顺价格体系,市场化的过程需要打破企业垄断、建设市场交易平台以及完善监管体系(而不是目前的管制体系)。考虑到在资源价格之外,企业和消费者也承受了较多的其他成本,中国资源的均衡价格需要一系列行政的、财税的以及市场体系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的电力短缺是因价格管制造成,但是贸然放开管制则会再次造成通胀预期的混乱并打击实体经济,对于身处汹涌澎湃的世界经济大海的中国来说,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国这艘大船必须实现内部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