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傅子恒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
傅子恒博士新著《经济能见度:财政政策与收入初次分配》最近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发行,这是一部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引发人们理性思考的著作,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我非常乐于向经济研究与实践者,向证券、财经界的读者朋友们推荐这本书。
诚如作者所言,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没有游离于主流经济学的关注视野之外,也从来都是人类社会经济实践中的重要方面。理论关注自不待言,实践层面的重要性更令人倾目。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属于从收入分配环节入手进行改革破局,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绝对平均主义分配模式,由此释放出巨大的社会创新活力。近十数年以来,我国社会出现的新的焦点问题同样聚集在收入分配领域,如居民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在城乡、地区、行业、阶层等层面的差距日益拉大等。
收入分配问题属于当代中国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它同时与一定时期内的政策高度关联;也即是说,收入分配模式取决于一定历史时期的制度模式,而制度运行又是由一系列政策制定与实施进行落实。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环节,这本专著聚焦、关注的正是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收入初次分配这一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理论界长期以来关注重点集中在财政政策对再分配的影响方面,一般共识性的观点认为:政府是生产(市场)之外的中立主体,政府“有形之手”一般不直接参与生产,其分配效应集中在通过再分配手段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矫正市场的“外部性”,改进市场公平,而对政府公共政策对初次分配是否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何种影响的研究不多。这本书选取这一视角进行研究,恰到好处地弥补了理论界的这一不足。
本书在广义范围内使用“财政政策”定义,即财政政策不单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等传统范畴,也将国有资产管理、与财政有关的政策管制等纳入分析范围。本书贯穿了以下的逻辑脉络:财政政策会对初次分配产生影响吗?如果会,这一影响是如何建立的,以及财政政策作用于初次分配的机理是什么?理论上来说,财政政策究竟会对初次分配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当代中国初次分配的演变过程中,财政政策实际上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施加了怎样的具体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是什么?作者结合中国实际,运用多学科经济理论知识,多维度、全方位地进行了考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观点以及方法。
作者的简要结论在于:无论是出于主观有意还是主观无意,财政政策不单决定着再分配格局,也同时对初次分配产生着重要影响。财政政策作用于初次分配有直接与间接两个方式,直接作用主要通过机制安排以及计划、命令等确定各市场主体间的初次分配边界,以及对市场主体内部的初次分配行为进行直接的限定;间接作用主要以影响各市场主体供给与需求动机、意愿、偏好等中间变量,最终作用于实际的初次分配环节。不同财政政策工具对初次分配的影响有宏观层面上的,也有微观层面的;作用方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单独或共同对初次分配产生深刻而又复杂的影响。在实践层面,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革命型政府”对应的“吃饭财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建设财政”与“管理财政”,以及全面向成熟市场过渡时期的“管理财政”与“服务财政”等不同的价值取向,给不同时期的初次分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出不同发展阶段政策效应的阶段性历史特征。作者的观点无疑是深刻而独到的。
对于当代中国广受关注的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差距方面的政府政策成因,作者提出了以下的观察与总结:一是企业部门收入份额扩张与财政部门宏观税负水平提高,导致劳动要素报酬受压;二是城乡“二元分割”与劳动力整体过剩背景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而农业部门改革滞后,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持续落后于城市居民;三是国家改革战略设计以及地方政府“非均衡竞争”成为地区分配不平衡的主要诱因;四是行业间开放不均等与体制原因导致行业间劳动与资本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五是劳动者薪酬议价能力弱化成为阶层收入不合理差距扩大的重要成因;六是权力运行与市场秩序不规范导致灰色收入漏出、公共部门浪费甚至腐败,成为收入分配个体比较中“不公平感受”的最根本诱因。
针对我国初次分配问题背后的财政政策成因,作者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思路以及建议,核心要点在于: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在强化公共部门计划控制的同时,政府在私人部门中的职能应向“守夜人”古典角色回归,最大程度地保护与鼓励市场微观主体之间竞争而不是限制竞争;改革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与国有企业内部治理、分配模式,鼓励企业劳动者组织创新,改善劳动与资本要素收入对比中过度弱势的现状;规范政府权力行为与市场分配秩序,促进分配公平等。
而在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基础上,重塑理性政府、有限政府、效率政府,让市场发挥更基础的资源配置功能问题,这一精神与十八大精神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依法治国精神高度契合。本书视角独特,观点鲜明,分析全面,见解深刻,对问题的剖析切中肯綮,提出的问题解决思路符合成熟市场理论要求,也切合中国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