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移动通信业务在电信行业的业务份额比重越来越大。作为电信行业的一员,我的工作与移动通信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不过,我事先不曾想到,1999年以后,移动通信会成为我工作生涯的全部,我在这一年的2月,离开了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的岗位,加入了中国联通。
从1999年到2004年,我在中国联通工作了将近6年,先后担任常务副总裁、总裁和董事长。
联通公司成立于1994年,这是由当时的电子部、电力部、铁道部发起组建的,由10多家股东组成的以经营基本电信业务为主的电信运营公司,股东中包括一些大型企业,如中信、华能、华润、光大、招商局等公司。联通公司的成立,结束了电信行业独家经营的局面。
联通以市场挑战者的角色出现在移动通信的大舞台上。对于一个弱小的市场新进入者,联通公司在发展初期遇到了许多困难。当我们加入联通的时候,前任的管理团队已经带领员工艰难地开拓出一条道路,但是仍面临着许多难题,缺资金,缺基础设施,缺用户规模,缺技术人才。
1999年2月,信息产业部杨贤足副部长到联通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我与时任中国电信(香港)公司董事长,曾任邮电部财务司司长的石翠鸣也一起加入联通。我任常务副总经理,石翠鸣任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
杨贤足董事长多年来在邮电部门担任领导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面对着重重困难,首先开展的是理顺公司的投资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工作。
联通公司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资金,采用了一种被称为“中中外”的融资方式。由联通的股东与境外公司设立合资企业,再由合资企业与联通签订项目合作的协议,由合资公司提供资金,双方在一定的区域内联合投资建设通信网络,建成后,由联通公司经营,双方按约定的比例分享收益。这种模式缓解了联通成立初期缺乏资金的困难,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产权模糊,管理分散,这既不符合国家的政策,也不利于联通公司的长期发展。要使联通公司实现快速和持续发展,必须改变这种融资方式。
在中介机构的协助下,联通公司按照国家的政策,与合作方进行谈判,采取“退还本金,适当补偿”的方法,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了对“中中外”项目的清理。此举使公司产权明晰,为此后的上市融资创造了必要条件。
这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中中外”项目的外方涉及11个国家和地区的32家电信公司,共有49个合作项目。谈判的关键是在退还本金之后,如何给予适当的补偿。联通公司将项目分成三类分别对待:A类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实施的利润较高的项目,其补偿率参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适当上浮;B类是在次发达地区实施的利润一般的项目,其补偿率参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C类是在不发达地区实施的效益较差的项目,补偿率参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适当下浮,但高于存款利率。外方基本能够接受这样的方案,但是谈判的进展很慢。联通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如果联通上市,可以给参与“中中外”项目的海外投资者一定数量的认股权证,即在一定的时间内,以招股价购入联通一定数额的股票。联通的这一举措使许多“中中外”的外方参与者加快与联通达成协议,对联通的上市持支持态度。
我们这些新加入联通的人,没有参加过当初“中中外”合作项目的谈判,一见面,就与外方板着脸谈退出的问题,一开始,外方很不理解。经过我们的反复解释和劝说,外方也明白了建立明晰的产权体系和规范的投资体系的必要性,积极予以配合。有的后来成为联通上市后很好的合作伙伴。例如美国的著名电信创业家克雷格R26;麦考(Craig
McCaw)先生曾参加过联通在上海的“中中外”项目,在项目终止后,一直与联通保持很好的合作关系,后来还成为联通上市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的外部董事。
公司通过重组,改变了过去分散的管理方法,建立了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总分结构”,即只有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省一级的公司都是分公司,而不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这种结构更有利于集中高效的管理。
90年代末,移动通信市场已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中国联通经过5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覆盖大部分省市的GSM网络。政府大力支持联通的发展,并采取了各项措施支持联通的重组,例如,将国信寻呼公司成建制划入联通,直接拨付50亿元资金注入联通。当时,市场对移动通信的需求非常强劲,联通公司也抓住机遇,迅速扩大移动通信网络。
中国联通的GSM网络迅速扩大,用户数量快速增加。作为一个新的电信运营商,不仅要在市场上站住脚,还要建立起自己的经营特色。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联通管理层在制订发展规划时,提出了“建立新机制、建设新网络、采用高技术、实现高增长、发展综合业务”的发展方针,并特别注重实现差异化的?营。
要实现这样的发展计划,急需拓宽融资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联通上市融资的工作正式启动了。经过反复的分析,中国联通决定按照“整体上市,分步实施”的部署,先选择数据通信、长途电话、寻呼业务和12个分公司的GSM移动通信业务作为首批资产上市。
全过程地参加中国联通上市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接受国际资本市场基本知识启蒙教育的机会。
对于要准备上市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两件事:对内,要建立符合上市公司规定的企业治理体系;对外,要把公司的发展故事告诉资本市场。
中国联通筹备上市的时候,正好是互联网泡沫达到高峰的阶段。当时国际上有一些互联网公司依赖风险投资,用烧钱的方式,快速扩大市场份额,不计效益,只求吸引眼球,把股票价格推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在那段时间里,经常有人来找我们说,只要与他们一起成立一个合资公司,用一下数据和互联网的概念,就能在股票市场上卖出好价钱。
在我们刚刚接触到国际资本市场的时候,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局面,确实是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担任了中国联通上市的财务顾问、联席保荐人和联系协调人,我们经常与投行一起讨论资本市场的现状,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每次讨论上市工作的会议上,第一个环节总是通报国际资本市场情况,由摩根士丹利资本市场部的负责人介绍国际资本市场的最新情况,有时是到会议室来介绍,有时是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虽然我以前也关心这方面的信息,但是,只是作为一种国际经济新闻来听的,在上市的过程中,突然感觉到国际资本市场离我们已经如此之近,一下子还是有点适应不过来。2000年初,已经开始出现质疑互联网泡沫的声音,我们也担心在这样的时候上市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