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间图书库存码洋增长近1倍
出版业“亚健康”
2013-02-20   作者:杨旭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字号

  图书出版品种世界第一、日报发行量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量世界第一、电影生产量世界第三,引人瞩目的数字纪录标刻了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但是,光鲜的数字背后,却存在“滞胀”的隐忧:不少电影只能是影院“一日游”甚至“难见天日”、图书库存成为出版业越来越重的包袱——没有发展的增长,制造的只是一戳即破的泡沫;品种爆发的背后,潜藏的却是精品难寻的现实。

  文化库存,数量几何?积压产品,如何盘活?轻装上阵,怎样实现?本版解码栏目今起关注文化库存,探求中国文化产业的“减负”之路。

  ——编 者

  

  库存码洋超销售150亿元

  实际差距或比统计更惊人

  目前,中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数,冠绝全球:2002年时便领先美国四成有余,9年后更是超越了美国一个“身位”,达37万种,是美国的一倍还多。

  繁荣的景象之下,却是日渐沉重的库存负荷。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额从2005年的403.95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653.59亿元,而年末库存则从482.92亿元飞涨到804.05亿元。6年时间,两者的剪刀差从近79亿元增长至150亿元——库存跑赢了销售,更多图书只能在仓库中蒙尘。

  实际的状况,似乎比统计数字更严重。“600多亿元的销售额,其实应该扣除200亿元左右的中小学课本销售,这一部分基本上不会有库存。”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郁椿德的分析,让存销比(库存码洋与销售额的比例)从账面的1.23∶1拉大到1.77∶1——每一元销售额的实现,都要以近2元的库存额为代价,“1∶1的存销比,对我国出版业而言比较合适。”

  而无效库存的高占比,更让人忧心。图书大都属于长销性产品,流通周期较长,“备有比一般快速消费行业更多的库存,是出版业的特性”。依据郁椿德的从业经验来看,一般出版社的库存中有70%左右是出版1年以上的书籍,其中相当部分图书的盘活率较低,极易从有效库存沦为无效库存,变成“死书”。

  “死书”越滚越多,出版业健康亮起红灯,如何才能阻止无效库存的恶性滋长?


1234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上海图书馆推出“年度阅读对账单” 2013-02-20
· “家是避风的港湾”图书朗诵会举办 2013-02-07
· 打击网络盗版意味着更多电子图书销售 2013-02-06
· 实体书店仍是图书发行最主要渠道 2013-02-05
· 法图书市场并未崩溃 2013-02-0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