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信难题
“融资问题,是左右国开行改制进度的关键之一。”前述银行业专家表示。
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中,陈元也坦言“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
区别于储蓄类商业银行,债券发行仍旧是国开行融资生命线中最主要的渠道。
当年,国开行作为投融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产物而生时,就成为了除财政部以外的第二大发债主体,常年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占据着1/4的份额。而商业化改制,自然首先作用于债券领域。
1998年以前,国开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央行向金融机构摊派开行金融债券。在规模不断扩大、派购发债的成本高、品种少、灵活性差等缺陷逐步暴露后,开行债日益受到投资人的抵触。
因而,担负着应对市场“刚需”偿债风险的国开行,于1998年9月成功地发行了第一期金融债券,且全年发债350亿元,全部低于行政派购债券的利率水平,开始了市场化发债道路。
但谁想,14年后的今天,决定着开行债“身价”的根本因素,仍旧是银监会每年给予其风险权重为零的“准国债身份”。
“开行债发行利率今年初出现了最高峰,原因就在于市场对银监会的风险权重规定迟迟未出台的担忧。”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一位负责人称,“拥有债信并不意味着拥有国家信用,市场是否认可完全由各机构自主决定。”
筹资成本上升,是国开行商业化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一些机构甚至开始将开行债视作与商业银行债券相当的信用产品来对待了。
此外,各类投资机构对开行债的授信总额显著下降,加之政策上对其购买同类债券的集中度限制,使得不少商业银行已无余力购买新发的开行债,国开行发债空间由此受限。
据中央债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国开行8月的债券发行量为1000亿元,接近进出口银行的7倍和农发行的2倍;迄今全年发行量9453.8亿元,接近进出口银行的5倍和农发行的2倍。“2013年的规模应该会更高。”一位资深债券分析师表示。
“扩大规模只是转型期的权宜之计。”一位多年供职于国开行的高管也坦言。一旦筹资渠道被堵死,则国开行多年来优质经营的基础将从此动摇。“我们不能只听命于政策,但却不得不接受政策引导。”
一旦失去政策性银行身份,则国开行很可能会因债信问题而崩盘。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战略利益层面的重要贯彻者之一,国开行的兴衰事关重大。
事实上,目前中央债券登记结算公司将开行债的收益率指数体系与其他两家政策性银行区分开来,以单独的曲线组图来提示投资机构重新衡量国开行的资金状况。
“这表明,开行债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独特的投资品种。”中央债券登记结算公司一位分析师称。并且,即便是不久后风险权重被提升为商业银行标准,监管层也应该会在发债时点上采用“新老划断”方式,给足国开行缓冲时间。
2008年,银监会曾规定改制前发行的国开行人民币债券风险权重为零,视同政策性金融债直至债券到期,以区别于商业银行信用债券20%的风险权重。
但银监会却在接下来的三年内接连三次将上述规定展期至2013年底,且表示后续政策“还将具体商定”,显然以确保开行债的国家信用和其政策性银行身份为紧要目的。
据悉,即便在该行内部,关于能否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一刀切”的争论也从未平息,关于内部机制如何改、是否应该改的不同声音仍暂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