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谁造就了巴菲特神话
美国四星上将、第八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乔治·布朗(George Scratchley Brown)在《关于犹太人对国会山的影响》的公开演说中指出,通过金钱就可以控制美国的报纸、金融企业和其他有影响力的机构。巴菲特所谓“永久持股”、决不抛出的“伟大公司”共有四家,分别是华盛顿邮报、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其中两家是媒体股,一家是金融企业,另一家则是极具影响力的美国文化、美国消费与美国生活方式的象征。巴菲特曾经在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上直言,《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它既能树立威望,也能远播臭名,因为媒体可以为自己建立政治与经济声望,也可以让竞争对手名誉扫地。因此,巴菲特神话的形成过程未必没有他本身努力的贡献。 然而,巴菲特在公众中神一般的形象主要在于美帝国统治阶层的华尔街金融精英,尤其是犹太精英们有意的精心打造。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富豪榜上,接近一半是犹太人。华尔街金融精英超过半数是犹太人。美国三大媒体巨头迪斯尼、时代华纳公司、维亚康姆公司都由犹太人控制。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美国广播公司(ABC)均为犹太人创立。美国1750家报纸中,犹太人经营的占50%以上。《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和《大西洋月刊》等世界著名报刊都为犹太人所有。 按照好莱坞大片剧情的模式,犹太精英控制的媒体将巴菲特塑造成为平民出身,依靠个人奋斗白手起家的英雄,但却忽略了巴菲特的父亲是美国参议院议员。要知道全美众参议院议员总共才435人,一个议员的家庭在美国已经是属于上流社会了,其人脉关系网络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巴菲特自己都说过,他极其幸运,出生于美国;有了不起的父母,有良好的教育,有美妙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健康状况,还获得了与自己天赋不相符的巨大成功。 这样就不难理解下面的事实了,他在1956年募得的10多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00万元。而且这初始的创业资金都来自巴菲特的亲戚朋友与同学,最为重要的则是其父的人脉关系。而今天众多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却只能为了生存而成为蚁族,蜗居于各处,他们又有几人可以不愁吃穿将所有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创业之中?他们又有几人可以募得巴菲特创业资金的一个零头呢?他们又有几人可以进入中上层社会的交际圈呢? 按照道德精英的模式,媒体将巴菲特节俭持家、家教严格的事迹传遍全球,但却对巴菲特在加利福尼亚拉古纳海滩(Laguna Beach)400万美元的超豪华别墅视而不见,对他在1989年所购买的价值1000万美元的私人飞机则漠然处之。媒体总是会忘记,巴菲特所赶跑的那个孙女与他并无血缘关系,而他2006年再婚的第二任夫人则做了他近30年的情妇。在欧洲社会,人们往往能够容忍婚外恋甚至是同性恋的存在,而在美国这样的清教徒国家,一个社会知名人物在男女关系上的严谨是基本要求。不要总是以为,在男女关系上搞臭一个人是中国人的专利,在美国也可以让一个社会精英身败名裂,不见克林顿只因一件“拉链门”而弄得全美哗然吗?当然,这对有意吹捧的媒体来说,不过是白玉微瑕而已。 更不用说金钱支配下的媒体有意回避巴菲特的庄家的投机与操纵本质,用笔杆子制造出资本市场上的一个榜样,一个“伟大的投资家”。 谎言重复一万遍,也不会变成真理。但谎言如果重复一万遍,许多人就会把它当成真理。巴菲特终于成为了以华尔街为核心的美帝国的市场经济、民主与人权价值观的象征。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们给了人们一个美妙的承诺:只要你努力奋斗,就可以成为巴菲特第二,第三…… 当巴菲特被人们追捧和效仿时,美帝国的软力量将随之提升,那些华尔街的既得利益者创建的全球体系也将日趋稳固。唯一的牺牲品只是那些毫不质疑地接受并努力复制这个梦幻般泡影的人们,他们的飞蛾扑火毁灭的是自己,成就的是巴菲特神话与他背后的力量。 巴菲特,他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整个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是全球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们!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