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掩人耳目的价值投资
众所周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价值投资与巴菲特先生几乎等价。伴随着巴菲特走红而来的价值投资风靡世界,中国也不例外。价值投资横扫神州大地,从机构投资者到普通散户,价值成了市场参与者滥用程度最高的最时髦的专业用语。价值与巴菲特的神话在众人顶礼膜拜中,逐渐蜕变为一种神秘主义的魔咒。国内外各路神仙打着价值投资与巴菲特的旗帜将许多人骗得血本无归,倾家荡产。更为极端的是很多人自身对价值投资就痴迷不已,并逐渐走火入魔而头撞南墙。 所谓价值投资,即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股价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差价就是安全边际。换句话讲,只要你买对了股票,长期持有就可以滚雪球般地增值,如果你亏了,那就是你选错了。一个股票有没有价值,价值的高低是多少,应该持有多长时间,那都是主观判断的结果,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任何一种资产都可能是某些人眼中值得投资的对象。有人问过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Charles Thomas Munger),巴菲特有没有进行过投资价值的计算,他的回答是从未有过。看来即便是巴菲特本人,也无法对价值给予精确的计算。因此,在短期内,难以证明某个投资是否正确,而长期来看,任何资产总有人去持有,总有某种资产的价格会上涨。价值投资成了一种无法证明或证伪的投资方法,任何投资者都可以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任何投资都可以称作价值投资。说白了,价值投资在道理上永立不败之地,在操作上却是永远没用的废话与狗皮膏药。可想而知,在各种公开场合中,巴菲特不过又是用价值投资的老调重弹作为遮羞布来掩人耳目。 巴菲特有句名言,“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前半句,却总是遗漏后半句,资本人格化的巴菲特也和别人一样贪婪。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登宁说过:“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 市场即战场。华尔街有一句名言:“哪里有股市,哪里就有丑闻。”资本市场这个血淋淋的战场里赤裸裸地展现出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洪洞县内无好人,逐利的追求激发出人们心中最为无耻的各种欲望与卑劣的手段,种种匪夷所思的骗局和手段都层出不穷。只要参加了资本之间的战争,无论什么民族、什么国家、什么人都逃避不了这样歇斯底里的金钱游戏。世上不存在奇迹,只存在规律,巴菲特是人不是神,他也无法脱离资本的约束。巴菲特曾经的伙伴麦克·普莱斯(Michael Price)曾公开指出,巴菲特是“最大之一的幕后市场操纵者,在套利和所有活动中他得到的市场信息比任何人都有用,但大家却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正常人”。巴菲特不仅不是一个伟大的投资家,反而可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消息与趋势的制造者,是美国金融市场的一个大操盘手,更是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个大操盘手。 2010年,在穆迪公司操纵案的听证会上巴菲特声称,穆迪对一些次贷产品给出的评级并非欺诈,他“更倾向于把责任归咎于那些需要政府救助的金融机构高管,而非和3亿美国人犯了同样错误的穆迪管理层”。当有人问及,是否应该防止证券发行者向评级机构支付费用以避免出现评级机构袒护证券发行商时,巴菲特回答说,穆迪商业模式毫无问题,而他不知道谁会为评级支付费用,反正他不会。是的,他当然不会,因为他自己就是穆迪第一大股东,完全可以操纵评级。还有人质询巴菲特,他作为穆迪最大股东是否应该承担穆迪欺诈的责任时,巴菲特则搪塞说,他不清楚。可笑的是,价值投资一直向大众灌输的理念就是,不熟不做。总而言之,在巴菲特看来,穆迪也好,高盛也好,都毫无过错。原因是他持有这些公司的股份。 其实,芒格在2010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已经代表巴菲特回答了这些问题。芒格面对会场上的上万股东指出,商业标准不应建立在是否合法的基础上,而是“在你应该做和你能做的事之间有一大块地带,它们是不受法律约束的。我认为,公司不应该在那附近活动”。 无论是巴菲特、高盛或穆迪,它们不过都是华尔街金融资本利益集团的组成部分。资本的目的就是增值。只要巴菲特他们有钱赚,其他的一切,法律、人性、道德、伦理和大众贫困对于巴菲特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团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人们不应被舆论的烟幕弹所迷惑,忘记了“资本是冷血的”这句金玉良言。东方的老虎吃人,西方的狮子也吃人,如果自己天真地以为远方的禽兽尚存一丝人性,只会变成他人刀俎上的鱼肉。 稍加思考便明白,巴菲特由100美元至620亿美元的创富奇迹,纯属神话故事。但在光环效应的作用下,几乎没有多少人敢于质疑这种神话。实际上所谓的100美元,只是他成立私募基金的出资,仅仅是他所有财产中的一小部分。即便以巴菲特起家的10多万美元本金来算,按他长期持有的价值股中回报率最高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23%的复合回报率来看,无论如何在50余年后也赚不到620亿美元。我们可以判断,巴菲特早期投资生涯必定是通过不可告人的投机手段获得财富的原始积累。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当他完成原始积累,获取足够多的财富之后,就在市场上拥有了议价定价的权力。一旦经济不景气时,他就可以利用定价权将购买价格压到非常低的程度,还能通过种种手段把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尽可能转嫁到其他人的身上。更为重要的是,巴菲特完全超越了普通投资者的权限,他不仅仅是一个购买股票的股东或董事,而且可以通过控股权任意地撤换董事长、总经理,甚至自任董事长,直接操纵公司经营来提高股价,然后把股价升值的虚拟资产作为新增的财富,而这并非什么奇迹。 追根究底,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神话原来大多是虚构的。不仅如此,“奥马哈圣人”道德典范的神话也是一种幻象。在最近的这次金融危机中,巴菲特大力游说政府救助自己投资的金融机构并大肆交易其证券以牟取暴利。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出手营救他投资的一些企业,巴菲特将血本无归。比如他投资260多亿美元的8家金融企业就接受了1000多亿美元的政府救援注资。 巴菲特得了便宜又卖乖。他总是指责授予高管股票期权是偷窃股东权益的小偷行为,他自己却是可口可乐这样滥用期权激励最严重的公司的薪酬委员会成员。他还总说衍生品是核导弹,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简称CDS)是“金融毁灭武器”,但他却放任其控股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自己也私下交易信用违约掉期。信用违约掉期合约是一种金融衍生品,有两个交易者。一方为买方,买方是信贷违约时受保护的一方。另一个为卖方,卖方向买方承诺在欠债人违约不还钱时能够承担损失。当买方在有资产抵押的情况下借钱给欠债的第三者,而又担心欠债人违约不还钱时,就可以向信贷违约掉期合约提供者买一份有关该欠债人的保险合约。通常这份合约需定时供款,直至欠债人还完款为止,否则合约失效。倘若欠债人违约不还或无力或无打算按时还款,买方可以拿抵押物向卖方索偿,换取应得欠款。卖方所赚取的是欠债人按时还钱时的合约金或叫保险费。有些信贷违约掉期合约不需要以抵押物向卖方索偿,只需要欠债人破产即可。因此,反向操作信用违约掉期就具有投机性质,会放大交易风险,形成严重的金融泡沫。例如买方可以在合约中和卖方打赌,如果某家公司将来破产,买方可以获得收益,反之卖方获益。 套利者的投机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将资本投入到具有增值潜力的产业上,提高资本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竞争力与创造力。我们都知道,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科技创新。而巴菲特所谓的长期持股的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都是一些垄断性的传统行业,比如可口可乐代表的不过因为是美国文化的象征而传播到全世界,沃尔玛则是压低全球工资的罪魁祸首。简而言之,巴菲特与普通人之间不过是一个零和博弈,他编出各种故事与传说来欺骗大众,成功将大众的财富装入自己的口袋,再从自己的口袋掏出一小部分回赠给大众以获取大众的信任,周而复始,雪球越滚越大,这才是真实的巴菲特传奇。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