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短板拖累国产手机 夹缝中生存面临转型
    2008-07-31    本报记者:韩丹 实习生:陈希    来源:经济参考报

  昔日国产手机波导、夏新、创维等常被作为业界衡量的标杆,如今却难逃惨淡经营的尴尬局面。据200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波导净利润亏损0.34亿元,夏新净利润亏损1.2亿元。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副总经理孙琦认为,国产手机普遍面临价格优势不明显、产品质量不高、研发能力跟不上的三大短板,夹缝中求生存的国产手机正面临转型期。国产手机不仅要从价格战的经营模式转变到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方向,还要尽快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品牌形象。

国产手机经营惨淡

  2008年6月底,创维宣布以“1元人民币+1元港币”的价格甩卖其80%的手机业务股权;夏新连续两年巨亏九亿元,在5月份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波导在3月出售手机合资公司,战线收缩预亏连连;联想于1月底宣布从上市公司中剥离手机业务。
  记者在手机零售卖场了解到,一些国产手机的销售情况很不理想。“这两个月来我们的销量同比都下滑了不少,起码有20%以上。”一家知名连锁手机卖场负责人说。
  一位刚购买某知名国产手机的叶先生抱怨说:“这款手机虽然很便宜,功能很多,但通话时效果不好、信号很不稳定。高端手机的功能,却是小灵通的通话效果。”
  在国内手机市场前景一片看好的同时,国产手机品牌并没有成为赢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0月,移动电话用户规模保持世界首位。2008年6月,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6.01亿户。
  国产手机从2000年起步,经历了一条抛物线的发展轨迹。如今,国产手机既要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进口品牌,不断蚕食中、低端客户市场,又要接受“山寨机”价格优势的侵袭,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
  据易观国际2008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昔日的国产巨头联想以4.0%的市场份额滑落至国产手机厂商第二位;而国际手机诺基亚则以37.2%份额稳占整个市场第一名。

国产手机三大短板

  分析师认为,国产手机普遍面临价格优势不明显,产品质量不高,研发能力跟不上的三大短板,国产手机整体品牌形象难以提升,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不大。
  孙琦表示,国产手机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光拼价格是行不通的。特别是目前外资一线手机品牌纷纷抢占国内低端市场,国产手机处境更加艰难。
  据GFK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报告显示,在600元以下的低价手机市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已共同占据了82%的份额。
  除外资品牌的低价策略,“山寨机”也挤占不少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分析师指出,以“多品种小批量”为特点的“山寨机”,面对市场反应快速,其效仿各大知名品牌热销款的能力很强,对国产手机冲击很大。据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山寨机”销售达2343万部,侵占了国内约25%的市场。
  分析师认为,国产手机的主要短板就是研发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这也让“山寨机”份额不断攀升,给国产手机带来巨大冲击,而并未对诺基亚、三星等国际品牌造成影响。
  据易观国际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手机市场总体销量为14913万部,比2006年增加了25.2%。诺基亚、摩托罗拉及三星份额居前三甲,占整个市场份额的60.3%左右。

国产手机面临转型阵痛

  国产手机面对产品质量、研发技术、品牌建设三方面的发展瓶颈,如何能收复失地,迎头赶上领先的国际品牌,出路在何方?
  分析师认为,国产手机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夹缝中求生存的国产手机正面临转型期。国产手机不仅要从价格战的经营模式转变到以产品为王的发展方向,还要尽快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品牌形象。
  分析师建议,首先,国产手机应以产品为王,只要产品好就会有竞争力,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次,产品要对路,符合市场需要。国产手机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选择特定的细分用户群,建立差异化的细分市场;再次,国产手机亟待重新塑造品牌。以“山寨机的价格,品牌机的质量和服务”来定位自身的产品,摆脱国产品牌一贯的“廉价产品”的形象。
  分析师认为,国产手机未来的发展,将会从单一的价格竞争转变到品牌建设的发展上,其中智能手机的发展将成为一个亮点。
  孙琦说:“智能手机作为高端手机,不仅本身利润高,而且有利于塑造高品质的品牌形象。”据悉,夏新、海尔、联想已经开始在这方面有所动作,进行布局。

  相关稿件
· 国产手机品牌突破重围路在何方 2008-07-14
· 众国产手机厂商要借TD复兴 2008-04-28
· 国产手机处境堪忧 2008-04-28
· 国产手机企业去年业绩持续低迷 2008-03-10
· 国产手机巨头全面亏损 难阻新军逆市而上 200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