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屡创历史新高,纽约指标原油期价突破每桶110美元大关。一些业内人士提醒,中国应设法控制对国际石油的依赖程度,防止“高油价弱美元”导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国民财富迅速流失。
油价为何一路攀升
江西大东能燃气公司副董事长王云华介绍说,国际原油从1999年的一桶10多美元上涨到2005年的65美元,最近更是突破了110美元大关,不到10年上升近900%。他认为,原油将长期保持高价甚至继续大幅攀升,高油价时代已经到来。 广州市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一兵分析,高油价形势会在今后较长时期持续,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可能很难回到每桶80美元下方。 摩根士丹利商贸(中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侯君强判断,除基本供求关系、军事冲突、地缘政治等因素以外,推动此番油价高企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采取贬低美元的货币政策,另外至少有几千亿美元的国际基金为套利保值,在全球外汇、股票市场收益下降的情况下转向能源、矿产品现货和期货市场,造成这些商品的价格大幅飙升。“从短期看,全球需求增速放缓,原油价格更倾向于从现在这个价格水平下降而不是上升。然而,从中期来看(2009-2010年),我们仍然预计原油和成品油的实际价格会继续上升。”
“高油价弱美元”的影响
如何看待目前的“高油价弱美元”现象?它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业内人士对此有不尽相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高油价弱美元”将导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世界制造业大国的财富严重流失。广州市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期货部经理唐鹤群认为,高油价弱美元表面上似乎是投机力量在借题发挥,其实背后真实的操控者是美国政府和经济调控当局。唐鹤群说:“从2004年起,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同时出现巨额赤字。美国政府和经济学家忧心忡忡地把目光投向降低外贸逆差上,除了提高进口关税壁垒、反倾销等之外,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让美元贬值,美国次贷危机又加剧了美元的疲软走势,从而推动以美元结算的原油价格不断攀升。” 唐鹤群说:“弱美元高油价在客观上严重打击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世界制造业大国,这些经济体积累的美元外汇盈余遭到严重侵蚀,财富大量流失。在无法大规模逃离美元资产的情况下,必须稳定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而大量购进美元又导致本国货币供给过度,通胀压力加大,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对石油的依存度还不高,国际高油价并没有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摩根士丹利一位专家认为,2006年,中国近70%的能源消耗是煤炭,石油仅占到20%左右。因为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对煤代油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对煤炭的依存率相应上升。水电和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耗中分别仅占大约7%和3%。“据我们估算,国际原油每桶价格每上升10美元,中国的国民收入按GDP计将会降低0.5%,整体CPI指数将会上升0.3%至0.4%。受影响最大的四个行业为:交通运输、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物质、金属制品,影响幅度为这些行业的毛利润率降低3.0%至5.4%。” 这位专家不否认,高油价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温和”的影响,减缓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对于增长缓慢的经济体而言,油价大幅上涨则是一种纯负面的供给冲击,这些经济体必须支付更多的资金来换取同样数量的石油。在经济体本身没有增长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经济状况的绝对恶化。
如何应对国际高油价
侯君强认为,尽管美元长期贬值使得各国央行和投资者对美元信心下降,支撑美国政治经济命脉的美元世界货币地位有所动摇,欧元的地位相对上升,但是目前世界贸易的70%仍然使用美元结算。“世界发钞国地位是美国必须保护的核心国家利益,美国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对这一地位进行挑战。” 高盛国际公司近期发布报告认为,弱美元高油价将严重打击资源消耗型企业和对外出口企业。在出口增长大幅放缓以及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情况下,中国需要转向真正的内需推动型经济增长,以改变其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过度依赖出口的状况。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过去10多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持续高于GDP,为适时启动内需,构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加大医疗和教育等公共产品投入,提高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经济向内需推动型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应着力培育第三产业发展,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打造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新平台。 业内人士提醒说,政府应严密监控大宗资源性产品、农产品的买卖和出口,防止被弱美元逼得四处游荡的国际热钱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严重冲击。业内人士还建议,中国应考虑与受到弱美元冲击的东亚各经济体结成区域协作联盟,推出地区性货币结算工具,共同应对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