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的国内最大钾肥生产企业青海盐湖集团公司加紧建设综合利用项目工程,打造中国最大的盐化工基地。 | 经过两年发展,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资源开发告别过去卖原料、初加工历史,资源利用开始实现“吃干榨尽”,在西部率先走出一条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路。
“聚宝盆”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占全国16.4%
被誉为中国“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面积达25.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宁夏。盆地内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39个,资源潜在价值15.5万亿元,占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90%以上,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其中有石油、天然气、钾、钠、镁、锂、锶、硼等优势矿产资源,特别是钾盐、锂矿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1%和85%。 自古以来,柴达木人迹罕至。1954年,新中国的地质队员挺进柴达木盆地,开始兴建起城市、矿山和工厂。近年来,随着全球资源性产品吃紧,柴达木盆地涌现出一批矿产资源类明星企业:如青海盐湖集团、中信国安、西部矿业、庆华集团、青海碱业等。 2005年10月,国家正式批准柴达木为全国第一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产业园区。在第一批示范园区里,柴达木是惟一以民族自治州为整体、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试验区,也是我国最西部的试验区。 海西州副州长马杰说,柴达木试验区面积最大,基础条件最差,组织成立最晚。其他循环经济园区大多是从资源废物利用开始,而柴达木是从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始。未来海西州将形成我国西部地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循环经济试验园区,也将为西部地区探索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2007年6月,“西部大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在柴达木挂牌成立。青海省副省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领导小组组长马建堂说,过去,柴达木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现在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对矿产品资源进行精细加工,使之价值更大化。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吃干榨尽”
马杰告诉记者,柴达木地区资源类型全、品位高、品种组合好、产业关联度高,相互间的融合性较强。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思路已经理清,就是: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构筑一区四园。 延伸“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循环产业链,目前盆地内形成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四大功能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 发展理念的突破,使一批突出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项目落户柴达木。青海察尔汗盐湖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西部矿业规划建设格尔木冶炼基地,承接西藏矿产资源的深加工;中信国安投资建设我国最大的碳酸锂项目——年产3.5万吨碳酸锂和5万吨硼酸项目可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2.8亿元;青海中浩天然气公司投资建设我国最大规模的甲醇生产线,总投资为25.399亿元;盐湖集团打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盐湖资源与天然气资源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投资80亿元,打造我国最大的钾镁生产基地。 “从立项开始,企业项目能否与下游的产业相关联,与另一种产品的废物利用能否相关联,这是我们关心的内容,能关联的我们尽量促成。”马杰说。 目前,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正加快建设格尔木大型天然气化工中心,围绕“油气-盐化工”、“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加快延伸发展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群。青海油田总经理黄立功说,融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大格局,青海油田按照做精做特炼油,做强做大化工思路,倾力打造格尔木石化基地,油气化工产业将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提供了坚实的依托。 同时,青海盐湖集团在氯化钾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的基础上,规划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二、三期工程,重点提取盐湖富含的镁、锂、钠等金属资源。这些项目还将实现盐湖资源、天然气等资源的相互结合和相互利用,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发展平台。通过钾盐的深加工,还形成了尿素、PVC、甲醇、氢氧化钠、硝酸钾、碳酸钾、盐酸、氩气九种产品,通过连锁生产,将盐湖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全部“吃干榨尽”,产业链延伸,无污染、无排放,实现从钾盐到钾碱、从无机向有机的跳跃式跨越。
柴达木成为青海经济“火车头”
循环经济发展需要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企业。2007年夏季,柴达木抛出696亿的招商大单,100个招商引资项目中73个为化工类项目,通过项目推介会,最终签约210亿元的合作协议。主要为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综合利用开发项目。 同时,海西州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淘汰掉,把过去引进的一些不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小项目整合掉,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目前,除中国石油、盐湖集团等本地重点企业外,一批通过招商引进的企业也开始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实践的“龙头”。 位于德令哈工业园的青海碱业项目由东部民营企业浙江玻璃投资开发。青海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利刚说:“目前我们已投入23亿资金,待2011年三期工程完成后纯碱年产能达到270万吨,届时柴达木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碱业基地。” 在青海碱业,由于广泛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循环综合利用资源,变废为宝,仅2007年上半年节能减排总价值就高达1470万元。2006年青海碱业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 青海碱业已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的一大亮点。纯碱生产原料是钾肥生产后严重污染盐湖环境的大量“尾盐”,纯碱生产中产生的炉渣作为辅料变成了水泥,而废液通过转换成为了市场抢手的氯化钙产品…… 青海碱业总经理董利刚说,得益于柴达木丰富廉价的矿产资源和便宜的劳动力成本,再加上循环经济模式大大降低了成本,公司所产纯碱运输到东部地区,扣除运输成本,仍具有200元/吨的竞争优势。 海西州发改委副主任王生宝说,未来五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工业项目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在“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初,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乃至国际性影响的重点项目,将在柴达木盆地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