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防通缩已成为近期货币政策关注重点
    2008-11-19    新华社记者:王宇 姚均芳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继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未来将防止通缩之后,央行日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强调,当前通货膨胀压力明显缓解,货币政策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可见防通缩已成近期货币政策关注重点。
  货币政策是一国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根据我国人民银行法,我国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近期关注重点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去年以来,面对经济过热和物价过快上涨,央行为抑制通胀,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连续多次上调利率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抑制了通胀的风险。而从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六个月环比下降,物价上行压力不断减弱,同时经济形势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受金融危机影响,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时,新兴经济体经济正面临下行风险,我国国内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企业调查问卷显示,反映海外需求的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回落,已跌至2005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反映国内需求的国内订单指数较上个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是近年来最大降幅。央行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第三季度贷款需求指数为67.4%,较上季出现明显回落。同时,作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反映企业活跃度的M1(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在10月末跌至9%以下,为近年来最低。
  基于对未来衰退的担忧,从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来看,防通缩已成主要经济体国家货币政策重点。自雷曼兄弟破产以来,一些国家已连续多次下调利率,出台日渐宽松的货币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需要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基于当前形势,易纲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我国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的政策考虑中,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可能的通货紧缩,以合理增加货币信贷供应,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今年九月份以来,我国央行三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于本月取消了信贷规模的限制。与去年连续多次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相比,当前货币政策实施工具正呈现方向性变化,货币政策关注重点已倾向于防止通缩。
  专家指出,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因此当货币政策关注重点发生变化时,则意味着货币政策反周期操作的开始,以及包括下调利率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更多宽松措施的出台。
  当然,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时刻与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经济形势相联系,因此专家认为货币政策实施要注意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结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指出,当前为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就需要对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不过,货币政策不宜过于放松,以免给未来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经济体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注入的流动性在未来经济好转后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因此,货币政策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在长期要防止通货膨胀。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相关稿件
· 央行:货币政策近防通缩远防通胀 2008-11-18
· 通缩风险隐现降息预期升温 2008-11-12
· 基金经理认为通缩前景仍值得担忧 2008-11-11
· 专家认为短期内通缩风险大于通胀 2008-11-05
· 滞胀的可能性大于通缩 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