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入预期并不乐观的市场条件下,通胀对所有人都不是一件好事。
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这种观点认为,通胀对经济增长是非常有利的,社会对通胀的容忍度,应提高到4.5%以上。其主要根据就是,要维持经济的高增长,就应该多印钞票,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这几年中国M
2(广义货币)增长率连续几年居高不下,与这种观点不无关系。但是,也有经济学家认为,超发货币无疑是向穷人征收一种隐形的“通货膨胀税”,作为消费链条上的最后一个环节,百姓已被迫成为高涨物价的买单人。
眼下,百姓已深切感受到此轮通胀给他们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如今黄金、珠宝等的热销,就与百姓对通胀预期的担忧不无关系。
政府要为百姓做的事,首先当然是要管理好市场,确实管住价格操纵行为。这里有一个界限需要加以认清:对那种因成本和供求关系导致的物价上涨,政府最好少插手或不插手,因为纯市场内部的事情,市场自己就能解决好,干预过多会适得其反;而对那种企业之间、行业内部的价格垄断协议或销售联手同盟,政府则必须毫不留情地加以制止和取缔,这才是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的要责所在。在此基础上,管理好通胀预期,使百姓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而不是心怀忧虑。
政府要为百姓做的事,当然还有增收和减税。国民收入增长计划如果真能在实践中如期实现,那么政府的功德自不待言。今后经济如果进入了一个高通胀的区间,这种增收对百姓来说至关重要。中低收入者挑起个税大梁、“税”不上“富夫”的现状如果在今后几年内能有所改变,那也是工薪阶层莫大的福音,也是正义事业莫大的进步。有人预计,岁末年初的CPI会继续高企。果真那样,那么政府为百姓特别是为低收入者发放价格补贴也是完全应该的。
如果为百姓发放补贴,那么,除了财政支出结构要做积极调整之外,垄断企业也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今年央企红利上缴的最高比例虽然由10%提到了15%,但仍然是面窄量少,与央企总体的巨额利润极不相称,全民资产所得仍然远远做不到由全民共享。建议国家根据通胀的程度临时向央企追加“特别征收条款”,或者适当减少对央企的补贴,用以增加对全体居民的物价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