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改变了中国制造业以往的“血拼”格局。随着我国能源资源价格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中国制造”是否还具有过去的竞争力、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又将何在?
劳动力优势短期内持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我国经济在短期内不会丧失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从而丧失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 蔡昉说,劳动力成本上升如果是一种人为干预的结果,例如在某些国家曾经发生过因最低工资立法和工会活动,造成工资成本超越真实的要素稀缺性而上升,则必然产生影响竞争力的效果。相反,如果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真实地反映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是生产要素禀赋变化的自然结果,则不仅不会削弱竞争力,反而会通过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长期竞争力和增长的可持续性。 “中国还将持续其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因为中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13%。”美国大企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盖尔·福斯勒女士说,一家比利时公司把世界一流的生产线搬到了中国,付给中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比利时工资水平的40%,但却是中国同行业工人收入的两倍。“这是一个纯粹的双赢。” 但她指出,面临的长期考验是劳动力成本会继续上升,竞争优势是否也能与时俱进,与劳动力成本同步增长?“在这方面,新加坡是个好例子。在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不再具有比较优势时,跨国企业把重心放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面,用这个方法克服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竞争力下降。”
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一些外资撤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否意味着,中国制造的主产区已失去了竞争力?恰好相反,花旗集团高级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主要在于像浙江、江苏那些地区,基于规模效应形成的产业集群生产链条。在一定区域内,几十家一起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产值在一亿元以上而形成的产业集群经济,仍然是中国竞争力的所在。 一位专家指出,中国制造的产业集群的特征是不少国家和地区短时间内无法复制的。 一是聚集性。在一定区域内企业大量聚集,企业聚集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要素,从而形成高密度经济区。 二是专业化。绍兴的轻纺、义乌的小商品、永康的五金、嘉善的木材,等等,这些地区的企业围绕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生产而形成的从原料加工、产品生产到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每个环节的主导产品都比较突出,并随着集群的发展而形成区域品牌。 三是关联度。产业集群内企业因生产链而关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共同体,由此产生共生效应。这位专家举例说,比如在纺织业发达的珠三角或长三角,半径50公里以内,具备纽扣、纱线等各种纺织配套设备,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大量订单。 四是创新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彼此会受到共性竞争的隐形压力,因此也激励着所有企业在各个环节进行创新,由此导致增量创新、价值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综合性创新的产生。
庞大需求彰显中国竞争力
一旦成本优势减弱,中国经济竞争力又将何在?面对记者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回答:“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足以吸引内外资企业的投资。” 金碚说,中国13亿人口的内需市场蕴涵着很大潜力。同时,随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城市化加速推进,市场需求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此外,我国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位,这也显示出未来国内需求不断扩张的必然性。 沈明高说,过去国内需求动力不足,现在中国陆续出台的一些政策预示着政府极力开始刺激国内消费、拉动内需。“未来强大的消费市场能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广阔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