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频率加快、力度加大。9月中下旬,央行先对五大行实施5000亿元的SLF操作,后下调公开市场14天期正回购操作利率20基点。上周,央行再祭量价齐松举措,下调正回购利率的余音未了,央行面向多家股份行实施SLF操作的传闻进一步引发市场躁动。 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基础货币供给出现缺口、经济基本面表现乏力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前期货币政策放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事实上,当前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趋松已存在较高的共识。突出反应为,在存贷款基准利率未见松动的情况下,市场利率已呈现出趋势性的下行,如十年国债自9月中旬以来下行了约55基点。而目前市场的分歧主要在于,未来央行会否推出降息降准等所谓力度更大的宽松措施。 部分市场人士如中债增信赵巍华认为,当前应充分重视“新常态”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虽然下调正回购利率、实施SLF操作等与降息、降准的实际效果有相似之处,但央行始终选择非常规措施,发出了很明显的政策反应机制改弦更张的信号。 赵巍华认为,近期高层领导在多个场合继续强调实行审慎、稳健的货币政策,大概率这一政策基调在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都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年内全面的降准降息之类的举措很难出现,结构性的宽松政策仍将担当主角。 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增长下滑,近期市场上持降息降准观点的机构和人士也日渐增多。如瑞银证券报告认为,房贷新政无法扭转房地产部门的结构性下滑,如果四季度房地产建设活动和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决策层降低融资成本的要求将更为迫切,央行可能最终会选择降息这一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