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胀一直处于温和状态。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1.6%,刷新了4月份创下的1.8%的年内最低纪录。9月PPI同比和环比跌幅双双扩大,且同比连续31个月负增长,通缩风险进一步上升。 分析人士认为,新一轮定向调控或加速。近期央行宽松政策持续加码,年内已经连续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未来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而CPI持续低位运行,也为政策调控提供了空间。 “9月CPI涨幅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减少影响,而四季度翘尾因素仍将处于低位,食品价格也难有明显上升,因此未来CPI同比增速将会低位徘徊。”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记者说。他预计,全年CPI涨幅在2.2%左右,远低于3.5%的预期目标。 在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看来,明年通胀仍会处于低位,CPI涨幅有望降至2%以下。 自2010年以来,CPI总涨幅还未曾低于过2%,最低也是近两年的2.6%。不过,可预见未来一段时间通胀将持续低位,这将为政策调控提供了空间。 尤其是PPI同比连续31个月负增长,预示通缩风险在加剧,也进一步给政策施加了压力。数据显示,9月PPI同比下跌1.8%,环比下跌0.4%,同比、环比跌幅均呈现进一步加深势头。 “通缩效应的显现意味着当前经济景气可能比预期的要差,产能过剩的矛盾和需求不足的程度都比预期的要严重,这进一步确认了当前应以稳增长的主要政策基调。”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 日前央行开启年内第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不少分析人士视之为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开始,未来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 央行7月、9月、10月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正应和了经济放缓的背景。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开始放缓,8月工业生产增速降至6.9%的近六年最低水准,本月初出炉的经济先行指标PMI也未如预期般回升,且市场对下周二即将公布的投资、消费等宏观数据预期并不乐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要求政策持续宽松来稳增长,并为改革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