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金国际板”18日起正式上线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14-09-17    作者: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字号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据上海黄金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黄金国际板将在明天(9月18日)推出。上海黄金交易所拟选择11个品种,包括3个新设品种,供境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交易。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境内外投资者获准在同一交易系统内撮合成交,形成同一价格。这意味着,上海黄金交易所借助国际板,将境外投资者引入了现有市场,打通了国内外黄金市场。

  在“西金东移”的大背景下,上海金的推出有哪些意义?我国黄金市场缺乏定价权的历史能否就此改写?东方汇金期货金融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柳瑾对此做详细解读。

  经济之声:我们知道,国际上存在着“伦敦金”与“纽约金”两大标准,它们分别代表着现货交易价格与期货交易价格。与这两大标准相比,您觉得“上海金”的特点在于什么?

  柳瑾:“上海金”的特点是,主要由国内交易者进行交易,而且交易的计价和结算的货币主要都是以人民币为主,而“伦敦金”和“纽约金”主要是用美元来计价和结算。

  经济之声:为什么上海黄金交易所在这个时候宣布开设黄金国际板?它诞生的背景是怎样的?

  柳瑾: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是一个宏观的大背景,现在整个国际黄金市场应该处在一个相对的低迷期,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黄金的价格不断走低,造成大量投资者兴趣逐渐缺失,逐渐转移到其他的石油美元资产,或者说股票债券等等,造成了黄金的失血效应。

  另外一方面,整个国际黄金交易所的交易中心逐渐开始萎靡,随着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推出,包括巴克莱和德国银行在内的主要黄金做市商逐渐退出了大宗商品的交易,尤其是巴克莱已经把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 五大做市商之一的会员资格取消了,而且现在伦敦白银的定盘价格也正出现了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下,其实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是希望积极争取黄金定价权的,所以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有传言说某中国大行可能正要接手巴克莱银行会员资格的席位。

  同时对于国内来说,我们国家的黄金储备相对量非常小,前段时间世界黄金协会刚刚做的一个统计表明,现在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里,美国的黄金储备占它外汇的比重高达80%以上,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整体外汇储备量虽然非常大,但黄金的储备仅占1%。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非常有理由去建立一个能够自己把控的有效黄金交易市场。

  另外再说一个微观的小背景,之前黄金的国际版本来预计是在九月底开放,但现在提前到9月18号,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明天凌晨,也就是今天晚上的两点多钟,美联储9月份的议息会议将召开,市场预计这可能会对美元以及黄金的价格造成很大的波动。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的黄金国际版为了吸引投资者到国际版来交易,也费了一番心思,特意把时间提到波动率比较高的9月18号。

  经济之声:这一次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的上海金的国际版仍然采用投资者竞价撮合的模式,而国际通用的定价模式是做市商定价模式,未来我们的交易制度是否有望朝着做市商模式靠拢?这是不是一个大势所趋?

  柳瑾:应该说做市商也就是OTC的制度在欧美国家是一个比较通行的制度,而且它的规模往往是场内交易可能三倍甚至五倍以上。从之前政策层的整个政策取向来看,OTC市场是国家要主推的一个主要方向,包括我们未来的期权等等商品,这种衍生工具未来主要都是用做市商制度。从现在的市场来看,我们可能还是暂时先以场内交易为主,后面将逐渐对做市商制度进行尝试和推广。

  经济之声:虽然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有国际黄金定价权。近年来,经过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我国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投资品种,“上海金”的推出可谓“水到渠成”。您认为,上海金的推出对填补黄金市场缺乏定价权的历史,有着怎样的意义?

  柳瑾:黄金本身这个商品非常特殊,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另一个属性的货币,也就是说它的定价权应该取决于它的计价货币,现在国际上通行的计价都是用美元计价,所以所谓的黄金定价权其实可以说就是美元的权利。像现在我们的国际版是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其实已经为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化做出了推动。所谓的黄金定价权其实本质上是货币的定价权或者说是货币的通行程度。

  经济之声:我们亚洲也有香港金,和东京的黄金期货,上海金的推出对亚洲或者说对于国际市场的黄金交易者来说,会不会构成一定的影响?

  柳瑾:应该会造成相当的影响。因为我们知道,原有的黄金市场基本上都是在香港和东京交易所进行交易,但其实香港的黄金是用司马两来计价的,跟我们现在国际上通行的规则还不太一致,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障碍。我们现在的黄金计价都是以国际通用的计价方式来计价的,这对于亚太地区的投资者来说,应该比较有吸引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银行高管看好东盟区域人民币国际化
· 业界:人民币国际化仍存诸多困扰
· 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掣肘有待破解
· 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之窗
· 让人民币国际化水到渠成
 
频道精选:
· 【思想】景区“3年必涨”源于“门票依赖” 2013-06-14
· 【读书】人类社会将为数字化时代支付怎样的代价 2014-09-19
· 【财智】股市连红三月 易方达八成股基涨幅超10% 2014-09-19
· 【深度】民间借贷长期“地下运转”危及金融生态 2014-09-2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