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理财你选谁:银行? 互联网?
2014-05-14   作者: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字号

  去年以来,互联网理财宝宝们忽如一夜春风来,纷纷诞生,并马上受到了很多人的宠爱。转眼,宝宝们慢慢长大了,可时下原来高收益越来越低,很多人开始琢磨,这钱咱还要不要往宝宝身上放呢?近期,银行理财展开了反攻,互联网理财宝宝们短期收益快要跌破5%了,宝宝军团今天为何陷入低迷?曾经的高收益还会回来吗?我们的钱到底该放在哪儿呢?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互联网专家吕本富、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互联网理财宝宝七天年化收益率跌破5%,银行展开反攻。曾经炙手可热的宝宝军团是否后劲不足?互联网金融生态还将做何改变?

  今天,宝宝军团的几大主力军,7天年化收益率都离5%只有一步之遥,其中,百度百赚利滚利,5.3960%;京东小金库,5.2850%;余额宝,5.0360%;微信理财通,4.900%;新浪微财富4.721%;苏宁零钱宝,4.578%。除了收益下降,宝宝军团的不少产品在赎回、转账、消费方面也不如以前方便了。

  鲁政委(上海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这些互联网公司对这些产品存在一定的补贴,就相当于拿出一笔广告费一样,我先吸引眼球,然后让大家知道我有这么一个东西,这种应该是不可持续的。

  提高收益,拉长战线——最近,银行理财军团开始发力反攻“宝宝”类投资产品。冲在最前面的是多地的城市商业银行。苏州银行发行一款名为“金石榴嘉盈”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364天,起点金额1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5%。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甘示弱,今天才停止募集的浦发银行的 “第30期尊享盈添利计划”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回报也达到7%,不过期限731天,认购门槛为30万元。

  吕本富:金融产品有涨有跌 宝宝们的收益也有再涨回来的时候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两个原因,首先宝宝们诞生的时候,是有点儿泡沫的。为了发挥市场营销的作用,很多家是会有一些补贴的,就像嘀嘀和快的打车一样。第二个,宝宝们募集来的资金,是要投入到货币基金里的,他也要投资再赚钱,可能那个投资的项目或者投资的银行体系,现在给的利率比较低,是这两个原因。

  我们行内人把宝宝们叫做团购金融,就是大家把散碎银子团成一块,然后来团购一个金融产品。会不会回来?肯定预期是可以回来的。因为它本身有落、有低、有高、有涨,这是一个自然规律。而且银行间的拆借利息,银行有时候也缺钱,我们叫调头寸,那么他揽头寸的话呢,本来他也要把这个钱集中起来,现在宝宝们把这个大额集中在一块集中给他了,所以他会给它付一个代价,这就是你买宝宝们的收益。那么既然这个有潮起潮落,所以它有落的时候,肯定还有回来的时候。那么是不是六月份回来,现在不敢说。

  张鸿:宝宝们收益率的高低关键看银行是否钱紧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我们买的宝宝们,买的不是互联网的东西,买的是投资理财产品,是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是把大家散在各个银行的那些活期储蓄,就是活期储蓄基本上没有利息,那么把它拿回来以后,团购了一个叫同业存款的,就又到银行去,货币基金可以在银行买一个大额的存款,这样你就有议价能力。但是它的前提是,现在银行是不是缺钱?

  因为同业的存款,它的利率其实和银行钱紧不紧是相关的。比如说银行间的拆借利率今年一月底曾经达到四点几,那时候缺钱,所以宝宝们的收益也会高一些。到二月底的时候,降到了1.7,然后宝宝们的收益率也开始下滑了。今天是2.23,那么就是底部稍微回来一点点,但是整体相对低迷。去年六月底的时候,是百分之十点几,那个时候宝宝开始推出。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它有创新溢价。那个时候确实也是人家设计好了,就在钱紧的时候人家推出来。现在往下滑,说明这个货币的批发市场在降价,所以作为零售,不管他从网络卖,还是在现实当中卖,都一样,它价格也会下来。

  吕本富:避免损耗 老百姓不要在银行和宝宝们之间来回选择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要跟老百姓说句话,你们除了比利率以外,还要比年限。为什么?如果你买的三年的银行的产品,或者是两年产品,你是拿不出来的。你要是追随银行,你就别在这儿来回跳了。你老跳的话,因为你本来存两年,你拿出来肯定有损失。所以我建议,不要来回跳,你要追随哪头,你就追随吧!

  中国有个词叫互联网金融,其实国外没有的,互联网金融是个很泛的词。那么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结合,都是叫互联网金融。为什么说互联网金融一定有一些创新的地方?就说宝宝们,它的资金集合的效率,也比传统银行的柜台要高。除了技术以外,它实际上会有一些本质改变的产品,比如说银行的风控技术是最核心的,就贷给你钱,我再收回来,风控技术。那么互联网公司的手段就把传统银行要多很多,我知道你的信用,我知道你的上下游,所以风控技术,互联网金融就会比传统金融要高。而且对经济热点的把握,他也有他的独特之处。比如说这次什么东西卖得好了,那互联网领域当然是知道是最快的,那他既然知道热点在哪里,他就把金融投到这个地方来,那效益一定是高的。换句话来说,回报水平一定是高的。

  银行和电信都是大数据,但是它是时间序列数据,比如今天打电话,昨天打电话,这叫时间序列,这是长度,数据很长。什么序列最有价值呢?不仅长,而且很丰满的数据。比如说知道女性的年龄、收入,就立体化的一个人物的形象,时间数据的价值大。另外,你在淘宝上买的比如说从化妆品到食品什么等等,这是个立体形象。我就根据这个数据判断出来这个人性质的价值,就会比这种仅仅按一个长度判断出来的价值要大,这就是互联网的优势。

  张鸿:一定要在同样的条件下 选择收益率最高的产品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选择收益率最高的,但是一定要在同样的条件下,选择收益率最高的。比如说银行也有很多和宝宝们类似的产品,从去年底开始,各大银行,尤其中小银行都提出了很多产品。你要单纯比这些的话,我看了一下,包括中银的活期宝,大概七日,现在也是5.2左右,然后平安的,大概是5.7,但是平安高点的时候是七点几的,然后民生是4.94,这已经破五了。所以这里面其实有众多的产品,其实和宝宝们的收益差不多。其中,收益六点几、七点几的那些,就是远高于现在宝宝们收益的那些,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它的门槛,这个门槛有时候是五万,十万,或者二十万、一百万等等。收益越高的,门槛可能越高。还有一个就是期限,你一定要清楚期限。

  现在这个宝宝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宝宝,一类是互联网宝宝。互联网宝宝有会下降的因素,但是互联网宝宝的创新力可能要比银行宝宝强,因为它毕竟有些技术手段,提高效率的手段,提高资金集约化的手段,那么它的技术冲劲还是比银行的宝宝要强一点儿。比如说现在银行拿到你的信用等级,其实就来自于你的资金,你原来的固化的这些东西。但是你接下来的新的这些消费,新的所有的这些消费,是不是都变成了他的一个信用的考评机制,他并没有完全包括,但如果是互联网,它是从消费者客户联动,包括商家的这种联动。

  吕本富:宝宝们的流动性略胜一筹 风险性和收益性大致相同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如果调查的这些受众对宝宝这么有信心,我想可能来自于两方面。一个是,他认为市场是需要竞争的。另外,他从宝宝那里已经拿到了实惠,有实惠,我就相信。其他的虽然对我说有高啊、低啊,但实惠还没到手,所以我就不相信。

  如果说流动性,现在我还是认为宝宝们的流动性要强一些。那么风险性大体上应该平衡,或者说银行是不是信用度更高一些。至于收益性,收益性在一定是同条件下相比,应该差不多。

  张鸿:宝宝们走下神坛 对整个市场非常有好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一个是年度,因为宝宝们其实都依托在原来的互联网的优势产品上,建立起的庞大的消费群上。这个客户群,他轻易不会走开,他本来也是闲钱,轻易不会走。第二,很多人大概也能看出来,这个钱挣的是一个差价。这个差价它总比你存在银行里,比活期利息要高。然后宝宝们给你团购的一个利息,这是有一个差价。这个差价尽管在缩小,但总有,而且它有可能还会扩大,这就看货币政策了。就是钱紧的时候,它可能还会起来。

  其实你真的能精准的计算这种理财产品的话,比如说你现在去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你买到六月底,别太长了,买到六月底到期。六月底的时候,大概那个时候就又涨钱了。然后到九月底,季度末,你再买一个到九月底的,再买一个到十二月底的,你这样长短搭配着。

  这一次,宝宝们的收益开始下降,走下神坛,对整个市场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虽然过去大家也认同有这个风险,但是其实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面没有风险,但是它下来了,认为有风险多的人就会多一些,它和别的货币基金没有太大的区别。还有一个,它可能这样的低调下来,这有利于它俩能真正的用市场的手段来竞争,也避免了通过其他的我们看不见的一些手段,来遏止它的创新。

  张鸿:银行眼下推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 是因为预计六月底或会钱紧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它的切分不应该是互联网的宝宝们和银行的宝宝们,而是同类宝宝们,或者说是同类理财产品。同类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是一样的,比如说银行发行的那些理财产品,宝宝类的理财产品也是,有很多也是零门槛的,也有随时可以赎回的,但是收益会低一点儿。

  如果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不意味着银行发行的就一定是安全的,银行发行的很多也会告诉你,这个不保本,有风险,和互联网的这些宝宝们是一样的。所以你应该比的是投资哪个更安全,哪个收益更高,哪个流动性更强,你就买哪个。而不是互联网的好,我买互联网的,银行的好,我买银行的。

  为什么银行现在开始推一些中长期、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聪明,他们已经提前预计到,因为他们都知道,提前预计到六月下旬可能会有钱紧的情况,所以提前先让大家存起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政策组合拳 考验执行力 2014-04-25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莫要误读房价下跌 2014-04-25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盐改,怎么改? 2014-04-23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深圳:剪除小产权房的灰色地带 2014-04-23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哪里的房价会扛不住? 2014-04-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