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哪里的房价会扛不住?
2014-04-23   作者: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字号

  近一段时间,各地楼盘降价打折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某些地方传出开发商资金断裂的消息,房地产市场似乎一片惨淡。很多人都问:房价真的扛不住了吗?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组数据给出了一份这样的参考答案: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的价格跟上个月相比,有4个城市下降,10个城市持平,56个城市仍然在上涨。那么如果看完数据,房价真的是在降了吗?为什么和数据有些不一样呢?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钱军、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降价、打折,开发商真的扛不住了?有价、无市,房价真的要降了吗?

  钱军:交易量的下降是房价最终要下降的一个前奏曲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对这个数据是这么看的,第一个,这个市场有领先于这个数据的前瞻性。也就是说,比如说房地产开发商,因为他是房地产的第一步,可能很多这个下降的情况是先从开发商开始,银行吃紧,慢慢过渡到这个楼盘最终的产品价格,所以从这点来看,市场应该是领先于这些数据的,因为数据毕竟是已经卖掉的房子,这是第一个。

  第二,大家在看这个价格的时候,价格本身可能还不够全面,还得看交易量。因为很多时候可能是有价无市的情况,那么最后成交的那几栋房子可能恰恰是比较高端的房子,那么这样环比来讲,价格可能会上升一些,但是可能更重要的信息是交易量,尤其是各种档次的楼盘的价格和交易量。如果把这两个情况综合起来评估,我就觉得可能会有一个更平衡的看法。我觉得交易量的下降是房价最终要下降的一个前奏曲。

  刘戈:北上广深房屋成交量的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看趋势,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大部分城市在上涨,但是我们看1,2,3,三个月房价上涨的城市从原来1月份的62个变成了57个,变成了56个,也就是说上涨的城市的数量在减少。上涨的幅度,1月份是20.9%,2月份是18.7%,3月份是15.5%。这个趋势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具有标志性的五大城市,北上广深加上天津。最近8周它们房屋成交量的变化,那么我们看到包括上海,广州和天津这三个城市,就是最近一周,就是本年度的第15周,它走到了最近8周的最低点,另外两个城市也是在上周走到了最低点。所以总体上来看,这5个城市,虽然是每一个城市具体有波动,但是在8周来的趋势来说,下降的趋势还是非常明显就可以看出来的,交易量方面,一般来说交易量下跌,那么很快接下来价格的影响就会出来。

  陈国强:房价上涨达到天花板 或者说已开始发生趋势性变化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从3月份最新数据里可以看到几个特点。首先,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都在持续减少;第二,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上涨幅度在继续收窄;第三,70个大中城市的范围内,涨幅收窄,楼市整体景气呈现下降,接下来几个月份这样一个态势没有悬念肯定还会继续保持;第四,环比领涨的城市已经不再是一线城市,已换成其他一些热点的二线城市了。房价上涨达到天花板,或者说开始发生趋势性变化,实际上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了。接下来可以预期,价格出现下跌以及出现持平的城市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上涨城市数量慢慢会减少,这样一个趋势已经确立了。

  刘戈:待售面积更高的城市发生急跌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现在从全国的发展角度看,不管是属于三四线的城市,还是北上广这样的一线的城市,总体上来说,上涨的趋势在渐缓。那么这个拐点应该说是全国性的,它不是说分布在哪一个城市,或者哪种类型的城市。但是下跌或者产生这之后的影响可能就不一样了,像一些小的城市,那么这种分化我相信会越来越大。

  我们注意两个指标,在3月份的整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里面两个数字非常引人注目,一个是新开工的面积,一个是待售房的面积,这两个数字比去年同期一个是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多,一个是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多,这两个你会发现,有的城市的新开工面积降的更多,这是一个开发商的判断,那么它的待售面积更高,那么这样的城市可能它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它发生急跌的可能性就要大的多。

  钱军:房价一旦下跌 一些三四线城市的问题就会比较严重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总的来讲,下行的压力比上行的压力大,但是不等于说就是没有上行,也不等于说下行的时候,大家速度都是一样的。我觉得一线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种我们可以叫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它如果下行的话,幅度不会太大,因为确实刚性需求在那,而且很重要。像我们家,我们从美国去年刚刚搬回来,现在在租房子。

  跌到一定的程度的话,应该还是会有想法要买,因为毕竟是国际大都市,但是在一些三四线的城市可能问题就比较严重。因为总的来讲,他们那些地方可能经济放缓的速度更快,然后可能地方债,地方政府的负债也比较高,企业负债也比较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他们一旦下跌,速度就可能比较快。

  在短时间内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价下跌,是有灾难性的后果。美国就是在2008年雷曼兄弟倒了以后,那6个月当中是发生了有史以来从来没有看到的现象。也就是说,过半数的美国城市同时在这半年内房价跌了15%以上,那么这个我们叫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但是美国这个经济有一点,就是它往往危机来得快,但它复苏的也比较快。因为它来了以后它大量不好的企业,包括负债很高的家庭就破产了,然后剩下来的企业就是比较健康,它的市场机制比较强就起来了。

  相对来讲,日本是另外一个极端,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最高点是90年代初,80年代末,大概花了10年才慢慢的破灭,所以那个情况实际上也不好,为什么呢?在这10年当中有很多,经济学家讲叫僵尸的银行和企业,死也死不掉,切也切不掉,但是它根本没有活力,应该是被淘汰的不能被淘汰掉。所以应该来讲,美国发生大面积的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是非常严重的一个现象。但是从另外一个极端,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模式来看,也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房价调整的过程。

  刘戈:从银行的压力测试和报表上来看 预防风险没有大问题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总体来说,其实央行是有准备的。在前几年的时候,央行曾经推出来压力测试,那么到现在一直在坚持,每个季度各个银行都需要把他们压力测试的结果报到央行。开始的时候是按房价下跌30%,后来据说是有50%,那么按银行报表来说没有问题。因为中国的住房贷款相对而言开始的条件是非常的严的,审查是非常严的,没有像美国的那些零首付,没有这样的现象,而且对二套三套后来越来越严,总体上来说,从报表上来看没有大的问题。

  我有一点担心,就是我问过一个银行的具体负责人,我说你知道这些钱以其它的,比如说流通的名义,以办工厂的名义贷出去以后它最终会流到什么地方?你们这个监管程度达到了么?他说我真不知道,一个是没能力知道。再一个,我说是不是即使你们有能力知道,你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愿望去知道?

  房地产在某种程度上,它在我们现阶段的中国经济里占的比例太大。它主要的相关性在于一些建筑材料,还有就业的问题。所以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由于房价的预期下降,那么最后导致房地产开发的一定程度的下降,那么其实我觉得政府有关包括危旧房的改造,包括基础设施的这样一些建设,那么同样可以消化这些建筑材料也好,这些劳动就业也好。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它是有一定的替代性的,所以大家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也不用太担忧。

  钱军:如果房价在短期内大幅度下跌 风险确实很大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是这么看的。一个从风险来看,现在我们国家金融体系里面最大的两块就是,一个是如果房地产下跌的幅度很大,会引起很多一连串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地方政府债,实际上这两个是有联系的,因为地方政府里面,它很多到最后就是投到房地产,具体多少很难讲。

  我是这么看这个下跌的过程,一方面来讲,作为一个市场机制,有上升一定要有下降,尤其是如果有了泡沫,泡沫是一定要破的。但是在泡沫破灭当中如果破的太快,而我们国家现在很多数据表明,很多家庭,很多企业的财政状况是跟房价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如果短期内大幅度下跌,风险确实很大。比较理想的一个调整过程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比较局部的房屋下跌,然后整个我们在机制上进行调整。我对这个的看法是谨慎乐观,我觉得不管从地方政府债的规模,比如现在到了大概GDP的30%,这个数字不小了,然后中央债大概占有20%,总的这个政府占有50%。为什么谨慎乐观呢?这个总的债务规模在全世界来看还是非常低的。

  陈经纬:房价现在是回归到合理的水平 不算是降价

  (香港中国商会主席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副主席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认为不叫降价,我认为是它(房价)升的太快了,升过了头,现在回归合理的水平,不算是降价。我们国家政府调控应该完完全全关注保障房,对中低收入的人居住的保障,其余商品房应该是让市场自由去调节,然后风险应该是由金融机构去控制,所以对房地产市场健康,我认为应该是这样。

  钱军:在降价的过程中 过度扩张和负债率高的房地产企业会出问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房地产实际上在很多经济里面作用都很大,实际上在美国经济里作用也相当大。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为什么美国的就业率下降的这么快?就是因为大量的失业工人是在房地产建筑行业。就是说房地产整个行业在中国未来的经济里面还会很重要,但是关键问题是怎么把这个市场机制做起来?这个市场不可能只升不降,一定有升有降。

  巴菲特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到谁在裸泳。也就是说,在降价的过程中哪些企业,哪些房地产商会出问题呢?就是那些可能过度扩张,负债率高的会出问题。这是市场规律,这些人就是应该被淘汰,或者他们应该接受非常惨痛的教训,他下一次再来投资房地产或者别的行业的时候,他才会比较谨慎,这才叫市场规律。还有一个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地方政府债里面,就是地方政府实际上有的时候介入房地产太多,盲目投资。还有房地产税,以及所有一些相关体制的建设,今后……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银行降准 贷款更容易了? 2014-04-18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7.4%,如何判读? 2014-04-18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下水道“吃人” 该问责谁? 2014-04-18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聚焦地下管网安全 2014-04-18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人民币汇率 何去何从? 2014-04-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