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天津、河北多支股票涨停,京津冀一体化概念,为何热度空前?通州、燕郊一河之隔,30万跨省上班族有哪些苦与乐?未来的京津冀所谓一体化,如何能够真正的联动发展?怎样打破自家的这“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让三地真正能实现共赢?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主任史炜、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地缘相接、人缘相亲,京津冀一体化提速,将给三地百姓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抱团、共赢怎样落在实处?
目前已有超过30万的北京上班族,选择在燕郊安家。他们每天往返京冀之间,重复着一天又一天的双重生活。
郭超(跨省上班族):我在北京看了一圈,从五环看到六环,价格实在太高了。后来也是就听朋友同事说,就是北京周边有一城市,有个燕郊,在这儿后来说房子还比较低,然后去北京比较方便,后来就留在这儿了吧。
双城的生活,梦想既遥远又辛苦。目前每天有10多万人从燕郊往返北京市区上下班,曾经的930路、930区间,改车次并扩增为811路、812路、815路等公交线路,但仍然无法满足几何倍数增长的乘客需求。
此外,由于医保不对接,许多居住在燕郊的北京居民如果要看病,还是要回到北京,而许多孩子将来如何在这里上学也是个问题。双城生活客们的窘境,其实是城镇化发展中公共服务缺位的一个缩影。
目前,全国39所九八五大学中,北京占7所,上海占3所。全国1399家三级医院,北京占51家,占华北地区三级医院总数的24%。当双城生活客选择异地生活的时候,也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大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而这也成为了他们的纠结。
史炜:京津冀一体化后 保定等地的房价并不一定会涨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其实应该比市场上想象的还要热闹一些,因为这里除了股市、楼市以外,它基本上还是普遍的消费层面和一般的资本层面。因为京津冀的问题绝对不是个股市、楼市的问题,它是一个产业群、城市群,包括整个经济结构的一个大的优化的问题。就像国家提了一个顶层设计,这么一个大的地域经济、区域经济的问题,所以它一定会带来很多我们过去可能没有想象到的问题。
实际上,大家现在可能有一种误区,觉得京津冀一体化以后,廊坊、三河,保定、冀县,冀州的房价会涨,实际不是,这是另外一个概念。因为在周边地区实际上这些年,它的房价已经超出它的承载能力了。现在这些地方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合理区间了,燕郊也好,保定也好。燕郊的房价,现在一万三,本身按它本身的土地供应量,包括未来的土地供应量,中国不是没有土地供应量。我们可以看一看,当我们谈到一体化的时候,在这些地方蕴含着巨大的土地供应量。
京津冀的问题,现在千万不要从楼市、股市去看,因为京津冀的问题最早提出来是从1984年,甚至再早一些。1984年、1985年,当时定北京的规划,报中央的首都经济规划的时候,当时就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首都经济圈。当时这个经济圈很大,核心层当时就是京津唐,然后稍微外延一些是京津唐加上保定,保定、承德、张家口。要再往大的,就整个把河北,甚至是山西都给囊括进来,所以这种话题其实是谈了整整三十年。
张鸿:京津冀一体化 希望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炒作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们其实现在看得到的,就是股市和楼市,别的我们看不到的一个特别大的改变。我们看今天股市上已经开始有这个板块的回调了,这说明什么?股市更看重的是一个概念,它可能在一个时间点上,它在意这个概念的炒作。但是我们回过头看的话,会有很多这种概念,像普遍概念股、西部概念股、中部概念股,什么皖江开发股都轮番炒作。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什么?第一,它是不是又是像概念一样,炒完了就拉倒,像股市一样。
其次,我这两天在网上看有很多住在燕郊、廊坊,包括保定的人开始抱怨,说你们这么炒,把我们的房价先给炒起来了,到时候到底有没有实惠呀?然后说,你别让我们到时候房子价格上去了,租金上去了,结果我们还没落什么收益,没落什么好,到时候发展如果很慢的话,而且这个慢在哪儿呢?十年前,我还做记者的时候,就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两会刚结束的时候。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也是一个特别热的概念,后来我还听说,二十年前就特别热,刚才跟史先生私下里一聊,他三十年前就研究这个课题了。
张鸿:如果没有顶层设计 可能大家就只会看到自己的 一亩三分地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如果没有顶层设计,坦率地说你很难让这个城市,这个省份修一个地铁修到你那个城市去,这也不合理,因为我的纳税人的钱,对不对?所以这里面,当我们谈到说,我们不能只看一亩三分地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你这个一亩三分地和周边它的一亩三分地,怎么能够共生共长?比如说我这一亩三分地,我就种一个作物,它就吸水能力特别强,它把地下水全吸到我这儿来了,然后我这作物长起来以后,我就在我这儿灭虫,把虫子全赶你周边去。这个时间长了,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后果其实不光是周边的这几个省份要承担,可能大家都要共同的来承担这样一个后果。
我记得前阶段我们做引滦入津的时候,河北要喝滦河水的环境要治理,要花很多钱,而且现在钱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但享受这个干净水的是天津,所以这里面最根本的是,这个一亩三分地和那个一亩三分地之间还有利益的博弈。就是除了我们要有大局观,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以外,还要大家来谈。所以现在天津给河北是有补偿,这个补偿多少?每一年可能都还要谈。因为价格可能涨了,我们成本可能增加了。包括地铁也是一样,那是可以开到燕郊,但开到燕郊以后,你那边是不是也给我补偿?然后我这边是不是也能够从长期来看,我也能收益,可以算一笔账。我那儿的人都在你那边晚上睡觉,然后白天到这边来上班。那我对我的就业是不是也有好处,或者也分担了我高房价这样的一个压力?这个账其实你算出来,到最后都有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大家要坐下来,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在顶层设计下要寻找一个最大的公约数。
史炜:除了行政分割以外 最主要的是财政体制的问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除了行政分割以外,其实这里最主要的是一个财政体制的问题。因为最早的时候,谈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唐一体化,京津一体化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做首都财政。这就学习国外的经验,比如说华盛顿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东京都经济圈。它是一个大的财政,原来在设想的时候,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提的时候,希望通过建立首都财政,是一个大经济圈的方式,统一的一个财政体制。这次重新把这个作为一个顶层设计谈京津冀一体化,那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突破,我们看一下中央公布的资料,一个就是说在整个规划体系上,整个城市的规划,包括我们现在说的环境,包括产业的协同,它是一个整体的利益化。可能它带来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双城记。
我们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从北京去天津,出北京到天津这块地界八公里就是廊坊的地界,有些汽车一脚门的地方。包括周边三河、燕郊、涿州,那么为什么这块做不出去?我们看一下历史上,发现只要出了北京跟天津没接到那块地方,路没人修,基础设施没人修。这几年如果不是房地产的话,那个地方还是没有人修。那么河北很简单,河北的经济在中国并不是很好,所以它特别希望把河北靠近京津两地的发展甩给北京,但是北京的想法是,这块地干脆纳入我的范围之内,那么河北又不干了。所以这里面过去在没有顶层设计的时候,我说30年一直没有突破,就是顶层不设计,你让京津冀三个地方去搞行政下的这种三方协谈是不可能的。这既违反市场经济的规则,也违背什么呢?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两支手都进不去。
张鸿:京津冀一体化 三地要协调发展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你要算时间的话,可能你从天津到北京来上班的时间,还没有你在北京的时间长,但问题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感觉不像在一个城市里,他还是分散在两个地方,还是两地的感觉很强。刚才石先生说,现在雾霾一体化了,但是现在其实我们是要治霾在一体化,就是我们的规划、发展以及整个的结构都要一体化。
我们反思比如这几个城市的,或者省份的定位。比如说北京,其实很早以前,北京当时定位的是政治文化中心,天津定位是北方的经济中心。到零几年的时候,我们就说文明城市、文化城市、宜居城市。但是你会发现,它在各个领域里还有自己单独的规划,比如说北京也想成为金融中心,这个和天津冲突,天津也想成为金融中心。但是当你从周边整体来看的话,大家就得协调来发展。
我注意到北京市政府其实最近也在表态说,我们在修改和反思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如果我们过去的每一个定位都很精准地执行,那么其实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可能没有那么大。
史炜:京津冀一体化 一定要依靠国家干预加市场推进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比如说这次顶层设计提出了几点非常落地,其实我们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想,能够在顶层这种决策的产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如果不在产业规划当中做出以法律形式,或者国家规划的层面去强制性规划的话,你基本解决不了。天津碧海新区的产业和北京亦庄的产业肯定是雷同的。还有空间布局立体化,比如说当提出京津冀一体化以后,就涉及到北京的新机场,第三个机场放在什么地方。所以最近就在争论这个问题,是放在大兴,还是放在武清?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又提出新的问题,前几天炒作说保定作为北京的辅都,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概念?就是说职能的分解,一定依赖于这种国家干预加市场推进的双向的经济。这跟双城记有点相似,是中国很特色的东西。
在中国目前靠市场化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成本极高,而且会各自为政,如果纯粹的行政干预,会导致什么?双方的矛盾很大,浪费又非常多。所以这次顶层设计中,我一块一块的,产业这一块,空间布局这一块,包括科技要素的这一块。更重要的可能就是说,跟老百姓相关的,我在老百姓的居住上,尽可能的建立统一的大的交通体系,交通体系既然建了,那么再进一步强化。比如北京的城铁如何扬过去,天津的城铁如何接过来,然后廊坊地区、保定如何进行有效地配套。
在中国有些事情,你不从顶层上去说,就做不到。这是30年改革的一个经验、一个总结。当习总书记提出,他从他的层次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时候,我认为应该说是我们能看到这个目标要实现了。
冯奎:京津冀的合作有各自的利益 也有协同合作的利益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京津冀的这种合作不但有着各自的利益,而且有协同合作的利益,还有一个重大的国家利益。第一个方面,是要对于利益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回避它,而且要将这个问题摊开来,大家进行认真地讨论。第二个方面,要尽快地编制出台《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规划》,明确三地京津冀功能的定位,产业的分工,城市布局等等。只有有了一个科学的规划,才能给各个地区以科学的理性的一些引导,有效地配置各方面资源。在具体的这些合作的内容方面,要抓住一些关键的环节。比方说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