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建言:自贸区不能是孤岛 避免频繁的政策摇摆
2013-09-02   作者:  来源:财经国家新闻网
分享到:
【字号

  自贸区需制度创新
  李书福(吉利集团董事长)


  上海自贸区承载的决不仅仅是28平方公里的问题,而应是事关整个国家——关系到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国家的管理问题。
  举例来说,三年前,当吉利集团成功并购沃尔沃轿车后,随即出现了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按照国家政策,遵循三资企业法的相关规定,企业的性质要按照注册地来确定。由于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注册地在瑞典,因此这家企业的性质就被定性为瑞典公司,也就是外资公司。从法律上来说,沃尔沃轿车要在中国生产就必须通过合资。
  于是,吉利并购沃尔沃轿车后,直接在吉利的工厂生产沃尔沃轿车——这一原本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却未能按预期实现。
  当年,美国福特公司并购沃尔沃轿车后,就将其纳入了全球的规划(这只是美国企业拥有的一个瑞典的汽车公司而已),随后福特的中国合资公司就可以生产沃尔沃轿车了。而当沃尔沃成为自主品牌吉利所有的产品后,却因违反了中国的法律,而不能在吉利工厂生产,这样的制度令人费解——最终,我们只能按照规定申报成立合资企业,并且必须要建立新的工厂。
  如果沃尔沃轿车当时被认定为中国的企业,我们的研发、采购、销售、全球布局就会展开得很顺畅——利用中国的成本,在中国大批量生产产品,利用沃尔沃的技术、品牌、网络、研发能力,出口到全球,会非常有竞争力。
  我相信,其他中国企业在投资行为中,也或多或少遭遇过类似吉利这样的由投资管理体制引发的问题。这也不禁让人思考,如果上海自贸区要在制度上进行改革,能否像其他国家一样,以实际的资本控制人来认定企业的性质呢?
  此前,人大授权在上海自贸区暂停实施三资企业法,是探索怎样调整、解决制度问题的良好开端。如果投资体制改革真的能在自贸区展开,未来的中国企业将受益匪浅。
  

    降低行政监管复杂度
  许连捷(恒安国际首席执行官)


  从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上海自贸区的一个期待,就是能否设立出符合国际标准的行为准则。经济转型转了这么多年,但严格来说是政府的行政职能没有多少改变,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转型。
  恒安是做快销品的,这个行业是充分竞争的,我们依靠的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恒安的产品从1988年开始就和宝洁竞争了。当时宝洁等跨国公司,带来的产品普遍定位高端。在跨国公司不屑进入的低端市场,恒安找到了切入点,并成功地打入了跨国公司没有介入的卫生巾市场,而当时的中国,尚未形成使用卫生巾的习惯,恒安在成功地切入这一市场后,也成功地将卫生巾的使用习惯植入了中国,奠定了未来的品牌。
  这种差异化的竞争路线,一直贯穿于恒安的发展。而产品创新更是恒安集团不断抢占先机的成功要素。从“安乐”、到“安尔乐”、“七度空间”卫生巾,到另一个主打产品“心相印”纸巾,恒安的产品都在改变市场现状,引领行业品质的提升,长期保持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全国同行第一。
  2010年,高盛投资银行报告显示,恒安集团的盈利能力、业绩增长能力、税前利润率三大指标在全球同行业中名列第一,并被评为全球最有价值投资的消费性产品公司。而这一排名排在了我们很多跨国公司竞争对手的前面。
  在市场化的竞争中,恒安没有被跨国公司打败,反而赢得了竞争优势。但是我们也还会有一些困惑。这就是在地方上,经常会有“土政策”的出现——即行政行为准则不一致,各个地方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上海自贸区能够从制度上规范这种行政监管的随意性,将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
  最近新华社记者向我们调研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问到恒安为什么在香港上市。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很规范,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谁批准我们在香港上市的,其实也不需要认识他们。但在内地情况就会复杂很多,上市要复杂的审批程序,融资也要复杂的审批程序。一些企业家正是为了减少和监管部门打交道,没有选择在境内上市——民营企业不怕竞争,就怕不规范的制度影响我们的发展环境。所以我觉得上海自贸区需要制定能够适应全球化的游戏规则,这一点确实任重而道远。

  跨国公司布局中国瓶颈不少
  徐海瑛(诺华集团(中国)总裁)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尝试。但因为缺少对细节的了解,对于像诺华这样的一个医疗保健企业如何抓住上海自贸区这一新机遇,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细致的研究。不过,我们对于如何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中中国市场的份额是非常关注的。
  近几年,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中考虑的因素更广泛,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也有了更多的竞争者。从生产要素的成本来讲,中国发展到今天,沿海地区的要素成本包括土地、资本、高端人才等与国际上很多国家相比已不具备特别明显的竞争优势了,营商环境也很复杂。当然持续发展的经济和市场仍然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人才的供给也比以前充裕很多。
  就政策环境而言,现在各个政府部门都有一些各自负责的招商引资政策,但企业更需要的是系统的、互相衔接良好的一个政策体系和持续稳定、公平的政策执行和监督环境,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也是需要政府各部门统筹、协作的体系的。在这一点上,新加坡在吸引高技术产业投资方面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另一个建议是能否有一个更有效的机制让外企在带动中国自主创新方面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诺华在上海的研发中心是集团在全球的第三大研发中心,拥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和专业储备,是诺华全球研发的紧密一环。如果自贸区的设立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环境让我们的研发项目能平等地享有国内企业的鼓励和补贴政策,将跨国公司的研发作为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将吸引更多的研发投资和项目来到中国。而在此之前,诺华在中国已有一个良好的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的研发体系,也非常愿意更广泛地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上海自贸区破题“深化改革” 2013-09-02
· 上海自贸区:探索中国改革路线图 2013-09-02
· 上海自贸区“大改革”决策内幕 2013-09-02
· 沪自贸区崛起引炒地图行情 三板块享制度红利 2013-09-02
· 上海自贸区利好六大产业 航运金融望持续受益 2013-09-0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