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中国加快推进自贸区战略
综合外媒消息,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5日飞抵华盛顿与美国贸易代表柯克会谈。这次会谈的重点之一,就是敲定关于正式启动欧美自贸谈判的联合评估报告。从双方近期的系列言论来看,酝酿10年之久的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正走向现实。
德古赫特近日接受路透社专访时表示,欧美目前正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做最后的准备,他2月访美时将与美方就一些细节展开讨论。《欧洲之声》报道说,欧盟领导人很可能在2月7日至8日美欧首脑会晤期间宣布启动自贸区谈判;2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做国情咨文时有可能高调论及跨大西洋自贸协议。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美国和欧盟已就推进谈判进行广泛会谈,从简单的关税问题推进到更为复杂的内部监管问题。这篇报道预计,双方最快在下个月宣布启动谈判的时间。
据了解,欧美自贸协定谈判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尽可能取消跨大西洋贸易领域工业品和农产品全部关税;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加强在公共采购、政策制定领域的合作;在竞争、贸易便利化、劳工、环境和知识产权等领域制定最新规则。
美国和欧盟占全球经济产出规模的一半,占全球贸易额近1/3。美国公司在欧盟的投资高达1.9万亿美元,欧盟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也达1.6万亿美元。据欧委会测算,美国和欧盟若达成FTA协定,有望使欧洲经济产出一年增加650亿欧元,相当于欧盟GDP提高0.52%。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欧自贸区就成为热点议题。由于双方在规制等领域存在巨大分歧,特别是当时更期待成立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构想暂被搁置。目前,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欧盟和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使得构建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又有了现实需求。
有分析认为,虽然欧美双方都在积极推动这一谈判,但完成谈判并不容易。德古赫特也坦言,谈判将面临较大困难,双方都清楚需要作出妥协。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欧美自贸区谈判虽在推进,但具体细节的谈判难度不小。欧盟和美国分别是我国的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美自贸区建设势必会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自贸区具有对内开放、对外限制的特点,美欧之间贸易壁垒降低的同时,对区外经济体则构成更高的壁垒,会产生贸易转移的效果,例如中国对美出口面临欧盟产品压力,对欧盟出口面临美国产品压力。另一方面,欧美会在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等方面制定新的规则,这对想进入欧美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也将是新的“门槛”。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欧美自贸区谈判开启,对中国来说是个巨大变数。相比投资和贸易机会的减少,最令人担心的是,发达经济体加速推进自贸区,将对包括规则、制度设计在内的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而美国和欧盟在宣传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时也不讳言,该协定将为全球大部分经济体制定贸易规则,也会给中国施加遵守这些规则的压力。
“从美国方面来看,重点已经转移到双边和区域贸易合作。从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到现代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再到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其战略布局清晰可见。”何伟文说,美国主导全球贸易规则和格局的意图明显,毫无疑问会给中国带来很大压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日前在“中国商务竞争新优势新春报告会”上说,当前发达国家扩展FTA势头很猛。美国首先和韩国,然后和洪都拉斯,最近又准备和欧盟签订FTA。欧盟也在加紧和加拿大、日本谈FTA,而韩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谈FTA。为此,中国也应加速推进自贸区谈判,可以同欧盟谈FTA,也可以同美国谈FTA。
何伟文则认为,中国现在还没到与欧盟和美国谈FTA的阶段,目前重点应放在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与欧盟和美国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同时加快推进“10+3”(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宋泓认为,中国应积极应对全球自贸区潮流,一方面对发达国家自贸区跟进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制定更为清晰的自贸区战略和规划并加快推进步伐。
据了解,中国已经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签署并实施自贸协定,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已于2012年11月启动并将在今年年初举行第一轮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