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合作到制造业转移,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到跨境金融体系建设……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2015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整体产业转移及金融合作将持续深入。政治经济学专家认为,贸易额的扩张及产业结构调整,凸显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之后,自贸区领域内的资源分工整合正在向纵深发展。
农业项目“深度推进”:粮食“防波堤”逐渐形成
从水稻育种技术到甘蔗种植技术,从精制糖提炼到大米联盟建设……对中国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趋之若鹜的东盟国家,与中国庞大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密切联系在一起,吸引了相当一部分资金注入其中,在技术与市场结合过程中形成的粮食进出口联盟,为中国—东盟自贸区范围内的国家应对全球农产品波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杂交水稻育种、甘蔗种植、木薯品种、水果栽培……这些都是东盟国家渴望获得的中国先进农业种植技术。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东盟农业技术进口的重要来源,中国企业“走出去”逐渐增多,以广西为例,截至目前共有30多家广西企事业单位赴越南、老挝、柬埔寨、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开展农业资源开发合作,对外投资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老挝总理通邢透露:老挝乐意为中国农业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2012年7月,老挝政府特别邀请了广西农民梁天银去老挝建设粮食生产基地,亩产量有望达到800公斤,目前老挝水稻平均亩产约200公斤
越南河江省农业农村发展厅厅长阮德荣透露:越南河江省每年水稻播种面积大约为3.6万公顷,产量近20万吨,品种主要为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
中国农科企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广西农业厅外经处副处长欧毅霞介绍,广西农业企业先后在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实施柬埔寨户用沼气示范与推广、老挝果蔬新品种栽培示范、越南水稻玉米试种基地、缅甸玉米试种示范推广等一批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主要涉及木薯、甘蔗、茶叶、蚕桑、剑麻等生产种植和加工领域。
与此同时,东盟国家也在不断发出以农产品联盟为载体,共同应对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声音。2008年开始,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纷纷发出成立国际大米联盟的事宜。2012年,泰国商业部常务次长然荣表示,东盟5国将成立国际大米联盟,以共同应对全球粮食价格波动的状况。
粮食问题专家指出:中国作为全球谷物类粮食主产区、主销区,正在发挥人民币升值的历史契机,加上东盟国家对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需求,与东盟国家一道建设完善的“粮食防波堤”,应对一些国家利用天气条件制造“粮食恐慌”造成的粮价波动。
制造业跨境分工趋势渐现:产业链效应浮出水面
一方面是制造业的跨境转移趋势日益明显,相当一部分曾经的中国优势产业向东南亚转移,部分“中国制造”正在让位于“东盟制造”,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扩张效应”也激励着中国的民营企业“抢滩东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制造业转移证明,中国—东盟之间的制造业“产业链”效应正在形成,中国与东盟国家实体经济“共荣共生”的关系,正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实体支撑力”。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7月5日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6%,而中国的这一增长率同期不到8%。
与资金流向几乎同步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盟国家的转移。
制鞋、皮革、服装……这些传统的制造业早在2006年开始就呈现出向东盟国家转移的趋势。曾经生产了全球40%耐克鞋的中国,早在2010年就被越南取代。如今,相当一部分中国浙江、江苏、福建一带的制鞋、纺织企业已经向东盟地区转移。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2012年的一份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在由跨国公司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东道国排名中,印尼和泰国的排名大幅提升。报告认为,由于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工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东盟各国在制造业上的相对竞争力继续增强。
部分经济学人士担忧:这种转移是否意味着中国产业“空心化”趋势?
更多产业转移问题的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自身产业升级换代及自贸区发展的必然结果。
常年研究中国—东盟自贸区问题的历史地理学博士郑维宽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菲律宾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快于预期,达6.4%;新加坡经济增速2.5%;印尼经济增速6%;泰国经济增速5.5%;越南经济增速4.6%……
郑维宽认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范围内的中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喜人。这表明整个自贸区范围内最近10年来的产业转移,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奠定了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
金融合作:互联互通“金融支撑力”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之后,双方互联互通日益紧迫,对区域内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推进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亚洲开发银行曾做出预测,2006年2015年十年间,东盟地区基础设施总投资需求大约为6000亿美元,平均每年需要投入600亿美元。
然而,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表示:“要想中国与东盟区域经贸合作有更大发展,十分需要有一个涵盖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但在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持续动荡、欧美等发达国家临债务危机背景下,资金的来源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
从实践上看,近年来,东盟地区基础设施平均每年需要投入并没有达到600亿美元,甚至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也就是说,积累的需求预计将在未来十年至二十年内释放,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滚雪球式”的发展效应。
2010年10月,第17届东盟首脑会议上通过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中国为支持互联互通的建设建立了总额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用于道路、电站、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更大的金融合作尚未拉开序幕。
中国—东盟国家之间的共识是:尽快提升人民币作为区域性国际化货币发挥的作用,摆脱中国—东盟自贸区货币定价权受制于美元、欧元等传统货币体系的现状,以人民币结算的方式来构建“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定价体系。
人民币的东南亚行程无疑获得了良好的支撑。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各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3.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广西累计办理8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中资银行在东盟国家共设立8家分行,东盟国家在华设立7家外资法人银行、6家外国银行分行;东盟在中国的银行机构资产总额近2000亿元人民币,自2003年以来年均增长达38%。
复旦大学公共传播学博士徐健认为:“金融合作产生的支撑力,能够加速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为自贸区保持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