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峰看美国]“近视”的美国金融监管者
2013-02-01   作者:蒋旭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全球八百年的金融危机史显示,在顺风顺水的日子里,国家、银行、个人和企业往往缺乏忧患意识,且积累了过量的债务,等到不可避免的衰退降临,金融危机的风险也随之到来。
  最新公布的美国金融监管者在2007年的完整会议记录和电话记录显示,包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内的监管高层对于次贷危机即将引爆的金融危机判断不足。伯南克在2007年12月还表示:“大型金融机构不会面临破产或是接近破产的窘境”。
  其实,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美国贸易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双逆差就长期存在,房地产泡沫日益明显,低储蓄率和高负债率成为很多美国家庭过日子的方式,经济增速放缓,这些都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前兆,但是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此漠视。美国前财长保罗·奥尼尔甚至狂妄地把经常项目账户定性为一个“没有意义的概念”。时任美联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盖特纳在2007年8月坚称“大型、多元化金融机构并没有面临融资压力”。但是不出半年,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的流动性危机就让盖特纳、伯南克和时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夜不能寐。
  金融危机并非晴天霹雳,房地产市场泡沫累积、松懈的信贷纪律、金融创新的速度超过金融监管的更新速度都是造成危机的重要原因。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显示,在1996年至2006年之间,美国的平均房价暴涨92%,为1890年至1996年这一百多年间房价27%涨幅的三倍有余,在美国房地产业达到金融危机前顶峰的2005年,美国当年房价涨幅达到12%,是当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约四倍。金融危机前,低首付甚至零首付买房盛行,加上信用卡消费助推,美国家庭的总债务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约80%猛增至2006年的约130%。然而,伯南克及其前任格林斯潘对于上世纪初期的房地产泡沫和家庭债务高企则置若罔闻,甚至提出,美联储不应过度关注房价,否则将影响促就业、维持价格稳定的双重使命。
  金融危机证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不仅“近视”,而且自负,在替自己辩护和清理旧战场的残骸时,也埋下新的隐患。美联储目前正在按每月40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有毒资产,也是美国金融创新大潮中出现的让人爱恨交加的“带刺玫瑰”。国际金融协会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萨特尔就警告,为了应对本世纪初科技股泡沫破灭后的通缩压力,美联储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助推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出现,目前为了清理金融危机留下的烂摊子和通缩压力,美联储释放的流动性有可能造成下一波泡沫和危机。
  诚然,美国拥有全球最具广度、深度、灵活性的金融市场,但是美国金融市场坚不可摧的优越论已被事实否定。事实上,若非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金融危机后美国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早被切断。但是,为何美国金融监管高层会在危机悄然而至时没有察觉,恐怕是身在庐山中的近视症使然。“时过境迁,国家在变,金融机构在变,金融工具也在变,但人性不变。”莱因哈特和罗格夫精辟地指出。美国金融监管高层毕竟是人而不是神,有理由警惕下一波人性造成的金融危机是否会再从美国发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明年金融监管将重防系统间风险传递 2012-12-26
· 美联储加强外资银行金融监管 2012-12-18
· 影子银行风险日益显现 金融监管面临新挑战 2012-12-13
· 加强金融监管部门间协调势在必行 2012-11-15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去往何方 2012-11-0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